![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YS5yicdcpJPb13EhsRs9ZdW5Foiao4IcJ4FDWREibxTzZXSwkZle45RvicTUyVuTCXINCQxbVVWtJp7LUY5AAdBUw/0?wx_fmt=jpeg)
# 黄三思同学的美国外交政策简史(完结)
原创 潮思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
** 文 | 黄三思 **
今天是黄三思同学的美国外交政策简史最后一期,没看过的同学们可以先复习一下 **[ 第一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NjE3MzI5NQ==&mid=2247488725&idx=1&sn=d0b4c93a649ff5450601f313e7186de5&chksm=c0044155f773c8430474be2138b7499f8528087b6edc0d0c841f0e2caadd7974b225762f49e5&scene=21#wechat_redirect)
** , [ **第二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NjE3MzI5NQ==&mid=2247488911&idx=1&sn=2f9daa45c1c48b65785a2c0e971816a3&chksm=c004400ff773c9193261d6537e1756efe7c585710e236268634479a19f52b3c640f9b3f23bfc&scene=21#wechat_redirect)
和 [ **第三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NjE3MzI5NQ==&mid=2247488967&idx=1&sn=851ff1dc1d05d3b423691e0c9b937ed2&chksm=c0044047f773c951a5dab6f9a88910ba93c7d9377b3452730186b127ba86cd159a186bd84ed3&scene=21#wechat_redirect)
。
**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里根的山巅之城 ** ** **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跳过尼克松之后的两任总统:福特与卡特,跳过福特是因为福特的任期只有一届,而且他在外交政策上可以被视作尼克松缓和政策的继承者与维护者,所以没有必要单独分析;而跳过卡特则是因为他的任期也只有一届,所以虽然伊朗人质事件与苏联入侵阿富汗两件大事都发生在他的任期之中,但是他的外交政策并没有来得及完全定型便被里根所取代,故直接分析里根的政策便可以基本上覆盖卡特时期的变化。
Weinberger与Shultz两人之所以在如何使用武力上产生争论,则是因为里根的对苏需求:他要推翻尼克松的缓和政策,再次与苏联进行全面围堵与竞争。而里根的这种政策急转弯,则是因为世界局势的变化:美国暂时收缩,承认苏联影响范围的举措使得苏联在对外扩张上更为大胆,而入侵阿富汗便是这种变化的最佳例证,而同时期的美国国内经济也面临着严重的困境:高利率,高通胀,高失业率,同时国债也攀升到了万亿级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的对苏新政策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首先,把美国衰落的责任归罪于苏联,用里根的原话来说就是:“如果苏联别参与到这场多米诺骨牌游戏里,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存在什么热点地区了。”;其次,唤起群众对于“昭昭天命”的记忆,强调美国作为灯塔存在,拯救世界的“既定使命”,为提高军事投入,全面扩充军备制造合理性;最后,通过包括代理人战争在内的所有手段回滚(roll-
back)苏联在任何地区取得的进展,将他们再次推回尼克松缓和政策之前的控制区域。(更为细节的内容可以参考已经解密的NSDD 32与NSDD 75两份文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Pb13EhsRs9ZdW5Foiao4IcJdMKfpUFduafOS9zWiakEMeRDDUPXsoqHITyibicGdPWCD1p7I6Tl8ZGyw/640?wx_fmt=jpeg)
在对苏问题上,里根采取的措施很多,按照NSDD
32的规划来说的话,有三条路线:第一,经济上封锁苏联,更加严格的执行巴统协议,对苏进行全面的科技封锁,同时压低苏联最重要的外汇来源:原油出口的收益;第二,军事上进行全面扩军,开展星球大战计划,迫使苏联将国内预算更多的转向军事工业;第三,支援全球从团结工会到阿富汗圣战者在内的所有反苏力量,迫使苏联多线作战,消耗其政治/经济与军事资源。
从最终结果来看,里根的政策无疑是成功的——按照撒切尔夫人的话来说就是“不发一枪便赢得了冷战。”
军事预算的提高,以及税制的改革也成功缓解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困境,并且成功“回滚”了苏联扩散到其军事力量投射范围之外的影响力(典型如格林纳达);阿富汗的泥潭更是让苏联持续失血(虽然苏联在阿富汗的损失远小于美国在越南的损失,但是两者对损失的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星球大战计划更是迫使苏联加大了对弹道导弹与核武库上的投入,使得其原本便萎靡的国内经济雪上加霜,美国文化在东欧地区的大量输入更是让苏联内部也产生了改革与和解的声音。当然,由于美苏之间的冷战虽然多次接近危机边缘,但是始终没有演变为热战,所以我们也在此不作过多的展开,回到美国高层内部的外交政策路线规划上。
** 全力以赴——老布什的第一次海湾危机 ** ** **
在苏联尚未解体的1990年,当老布什接任总统后,Weinberger与Shultz两人之间分歧争论的试金石出现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海湾战争的爆发,其实充满了不确定的偶然因素:由于两伊战争而产生的巨大债务,伊拉克一直希望欧佩克组织减少石油产量以提高国际原油价格,但是科威特拒绝减产,也不愿意免除伊拉克的债务,这使得萨达姆异常恼火,产生了兼并科威特的念头;作为美国在海湾地区的长期盟友,他当然在动手之前咨询了美国人的意见,但是问题在于,他咨询的是美国驻伊拉克大使April
Glaspie——由于美国国务院的预案里并没有相应的指示,所以大使的回答是“美国对此不予置评”。
不予置评不等于没有意见,但是萨达姆显然对此产生了错误的理解,而这个错误的直接后果,便是伊拉克种1990年8月占领了科威特全境,并且拒绝了联合国的无条件撤军的决议。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Pb13EhsRs9ZdW5Foiao4IcJNIRjJtcJGafY2ubEUlInBKwKGzFFYB8tQUEvhgGicLP8pjE5CiawiaoGA/640?wx_fmt=jpeg)
后来有阴谋论认为,美国是刻意的对萨达姆进行了错误的引导,目的是推动其入侵科威特以制造借口拔除萨达姆政权——这种说法站不住脚的地方在于,直到老布什最终下定决心并付诸实践之前,大部分人并不认为,也不看好美国具备在海湾地区组织一场多国联合行动的能力,原因无他:以色列。
在反以的情绪在所有阿拉伯国家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美国作为以色列的重要盟国,几乎不太可能获得伊拉克周边地区国家的支持,更遑论使用他们的领空与国土作为跳板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尤其是萨达姆提出了以色列退出黎巴嫩,加沙地区和戈兰高地的条件换取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条件之后。而以伊拉克的军事实力来说,没人能够保证美军可以在远离后勤补给基地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代价击败对方;更何况苏联犹在,谁能保证苏联不会在联合国给美国制造什么阻碍?
这种不确定也体现在了美国高层内部:部分人主张通过禁运与制裁的方式迫使伊拉克退出科威特,但是又没人说得清楚禁运和制裁能对萨达姆造成多少压力;而主张军事打击的那部分人,则想不到如何绕过伊拉克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足够的后勤保障能力来维持美国军队的使用;希望依靠联合国,建立多国联军进行联合打击的那部分人,则困扰于如何获得苏联与阿拉伯国家的支持。
幸运——对伊拉克来说不幸的是,老布什刚好有能力完成最艰难的那项任务:获取支持。在最近几十年内所有在任的美国总统之中,老布什无疑是最擅长外交的一位,甚至可以说有点过于擅长了:对于一位任期内打赢了一场外战的总统来说,他最终没能连任可以说是非常奇怪甚至没有道理的,对于他的连任失利,我们只能说他的国内政策实在是过于失败,以至于连对外战争的胜利都无法挽回。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Pb13EhsRs9ZdW5Foiao4IcJ1RoXHMtibwPmzzRYbuZ3M52lzA3Hk0l1Yb6VjcPsdpLxsYe6aQ34u8w/640?wx_fmt=jpeg)
总而言之,老布什在就任总统之前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驻华大使,CIA局长,美国副总统的经历为他带来了丰富的外交资源,他与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国家的首脑与政府高层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而这种亲密的私人关系使得他可以绕过官僚系统的繁文缛节,通过私下的密室政治与各国高层达成通过官方渠道几乎无法实现的共识与利益交换,最终不仅获得了苏联的默许,在更是成功的在联合国的旗帜下组织起了包括数个阿拉伯地区领导国家(埃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等),欧洲主要国家(英法德)在内的,34个国家组成的多国联军。
为了让读者们更明确的理解老布什这个成就的伟大之处,我们需要强调这样的两个事实:在萨达姆反复打出反以色列这张牌,甚至多次向以色列发射导弹的情况下,数个主要的阿拉伯国家仍然向美国开放了领空,并且允许美国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进行对伊拉克的打击;同时参与战争的诸国还负担了了战争期间产生的数十亿美元支出。
** 继承事业——老布什与小布什的两场海湾战争 ** ** **
当我们回顾海湾战争时,很难不把老布什—小布什父子之间的两场战争拿来对比:前者获得了大量国家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仅持续了100个小时,在成功的将伊拉克军队逐出科威特之后便停止了军事行动;而后者仅有英国派出了战斗部队,占领伊拉克超过十年,双方都承受了(相对各自不同标准而言的)沉重损失。
而老布什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与小布什的第二次海湾战争,体现出的正是美国在如何使用武力问题这个问题上的反复:按照之前所提到的Weinberger-Powell
Doctrine的标准来说,老布什的行动目标非常明确:科威特复国,同时获取了大多数主要国家的普遍支持,取得了联合国授权,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全力以赴,迅速达成了目标之后果断停止,不贪恋目标之外的成果,更不碰国家建设这种高难度的挑战。
而反观小布什的海湾战争,美国一开始的目标就很模糊: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推翻萨达姆?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稳定伊拉克局面?把伊拉克GDP提升到美国GDP的某个百分比?同时无视主要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与主要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也不经联合国授权,我行我素的开启战端,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美国必须独自承担战争的绝大部分开支,战后也一直未能抚平整个阿拉伯地区对美国的敌意,反而最终孕育出了ISIS这样的怪物。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Pb13EhsRs9ZdW5Foiao4IcJrCsxq1Y1plAM3kcFkuyWd4EsibHduUZlU1pJBcr9EUrTa8Blfels2OA/640?wx_fmt=jpeg)
在苏联已经解体,美国成为了唯一强权的2001年,促使小布什做出战争选择的原因很复杂——复杂到不是外交政策的问题,而是来自美国内部的深层驱动的程度——一方面,911之后美国人民急需一个发泄目标;另一方面,老布什曾经的亲密朋友切尼扮演了非常复杂的角色——曾经在老布什内阁内担任国防部长的切尼在诸多问题上都驱使着小布什走上了和老布什完全相反的道路,在拉姆斯菲尔德与切尼两人的影响下,小布什认为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未能直接打入伊拉克境内,推翻萨达姆是老布什犯下的“重大错误”,同时认为自己是在完成老布什的“未竞事业”。
** 总结: ** ** **
讲完了老布什与他的海湾战争,我们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梳理便可以告一段落了:并非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便不存在新的外交政策了,而是在此之后那段时期离现今太近,绝大多数相关文档与文件报告都尚未解密,例如我们至今仍不能知道联合国部队在萨那热窝围城期间近乎梦游的行动到底是出于何种动机,也不知道科索沃危机后俄罗斯突袭Pristina国际机场与英军对峙期间背后的国家角力;所以,在缺乏资料支持的情况下,强行解读那些国际事件和相关政策变化没什么意义;同时单极世界的国际局面也产生了更加复杂的变化,尤其是以恐怖组织为典型的非国家实体(none-
state actor)的活跃使得许多重要国际事件脱离了外交政策所能覆盖的层面。
进一步的讲,前文应该体现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总统独断,理论上美国的外交政策应当是总统做出选择,然后经由国会批准之后付诸实践,然而现实之中并非如此。首先,国会并不愿意承担这一责任:他们最关心的是国内政策,甚至可以说只关心国内政策,因为国内政策(尤其是涉及到税务、医疗、保险在内的政策)直接影响他们的连任与否,而国际事务的处理对此的帮助极其有限(除非是珍珠港一类的重大国际事务),这个现象的最好例子其实就是《战争权力法案》,这个法案啊规定美国总统在派出军队之前提前48小时通知国会,同时如果国会拒绝授权,那么部队在当地停留时间不能超过60日,且必须在到期后的30日之内撤回——然而这个法案自1973年制定以来(其间美国参与了数十次大小战争),第一次使用是在2019年的也门。
进一步的说,国会这种近乎放任自流的态度,是因为总统在外交事务上(尤其是涉及到军事干涉的外交事务)的巨大先手优势:当美军的军靴踏上外国领土的时候,国会其实就已经没有反对的余地了——支持军队是美国一贯以来的政治正确,除非主流媒体对总统的厌恶超过了民众对军队的支持,否则在这个问题上唱反调等同于政治自杀。
其次,由于国会绝少在外交政策上制肘总统,所以除了少数以副总统身份继位者,或者只关心内部事务的总统之外,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在对外政策上都会提出一套自己的全新理论,并且控制美国这个巨大地政治实体转向全新方向,虽然实事求是的来说,大部分总统做出的改变都是基于他们所处具体时期的客观因素变化,但是也不乏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与前任不同而采取的行动。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Pb13EhsRs9ZdW5Foiao4IcJ0NsgE3Kpr1FUxYmmA5Jqyias0sVsVdlz3Dicicfvsrc3ibMqDV2Ggh4GfQ/640?wx_fmt=jpeg)
作为总结,我们可以把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二战结束前的第一阶段和二战结束后的第二阶段;虽然一战时期有所反复,但是总的来说,第一阶段的美国外交,其核心是防御性的扩张主义,也即是在拉丁美洲区域通过美国资本的渗透,推行自由市场制度与资本主义,在北美大陆与亚洲地区进行扩张,与欧洲保持距离;而二战后则是进攻性的干涉主义,一方面仍然坚持输出资本,培育市场,另一方面则不再控制更多领土,而是作为欧洲世界的新领导人,着重于针对共产主义的军事/政治干涉;其目标以苏联为主,但是也兼顾肢解以英法为代表的旧殖民主义残留,在针对后者的手段上会温和一些,但是仍然激起了以法国为典型的激烈抵抗(戴高乐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保住了法国在非洲地区的金融特权)。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并且预测美国在外交政策上的变化,其实并不需要过多的关注理论——毕竟无论鹰派还是鸽派,任何理论都会出现,且都能找到相应的拥护者;也不需要过多的关注民意(能够获得主流媒体关注的才是民意,这个区别非常重要),因为前文中已经说过了,在任何时期,针对任何问题,民间的观点往往都是从极左到极右覆盖所有频段的集合,极少存在广泛一致的意见;也不需要关注利益集团——
因为利益集团太多太复杂,大部分(医药、保险、族裔)都只关心内部政策而非对外政策,且如同民意一般,在同一个问题上众多不同集团能够意见一致的情况极其罕见;在外交政策上最关键、最核心、也是最有影响力人其实只有总统本人,虽然不至于达到任意施为的程度——历史的行程,或者说美国国家利益与世界局势的异同点也很重要——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所在(这应该非常容易),那么接下来,总统本人的个人意见(或者说其最中意的理论观点),将会毫无疑问的决定其任期内美国的行动方向;在外交问题上,只要观察其本人的态度,以及最能迎合其本人利益所在的方向,将会成为我们推断未来政策变化的最好征兆。
**往期文章导读:**
[ 小清新史观背后的另一种主旋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NjE3MzI5NQ==&mid=2247489009&idx=1&sn=e64899de01e4b00d1bdfa35ba0efe509&chksm=c0044071f773c96769da154297dd5eabd209ee3ea290dc148073049de9b022350be9ecdbad80&scene=21#wechat_redirect)
[ 阴谋论下的世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NjE3MzI5NQ==&mid=2247489002&idx=1&sn=11f4f2cc90872066b638cc834a1a4bc5&chksm=c004406af773c97ce1d837cb69ab7729633fdbeae029c5d37985cef4d3ac47dc9e30058b5d30&scene=21#wechat_redirect)
[ 某世界一流大学舆情危机背后的必然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NjE3MzI5NQ==&mid=2247488984&idx=1&sn=a9a2a7a101d6a338f02658a43dcd3b49&chksm=c0044058f773c94eb31a7ac8914a3f4a80f3526340a3818c688b155036b37e430a3909dc4c44&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MK54Bia15KN2riacWTy8XWiaw90eksfwb26a6icHNJhTq3pfk6HrBFRMhPayWOGibIXDA3ClFfBHHmfZw/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