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邪教主被处死,也无法逆转废死潮流
原创 潮思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
** 文 | 刘梦龙 **
** 近期文章导读: **
[ 谁是Hidden Man?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NTU3MDI5Mw==&mid=2247487538&idx=1&sn=9bbf43b2ce1360559f4a3c082f2501f9&chksm=e8e44528df93cc3ec63cbbf41ac45d4db874fa8bf54c3895f756a4c86778870662f7e6ba3447&scene=21#wechat_redirect)
[ 姬喵评邪不压正:完美的时代颂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NTU3MDI5Mw==&mid=2247487531&idx=1&sn=e9a14819f775462c65f11f18d2986c57&chksm=e8e44531df93cc27ee0cd3e998c7ff4730581c1ab975bb0daedf85136f1b66fe7245dc622924&scene=21#wechat_redirect)
[ 不惧审查的“药神”是如何成神的?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NTU3MDI5Mw==&mid=2247487525&idx=1&sn=27d13c714ce2619a349b0190b71988d9&chksm=e8e4453fdf93cc29c58e7a0acdd3b64a60f38636fa06d4fd28cc57a1dd15594ba8879673c05f&scene=21#wechat_redirect)
七月六日,臭名昭著的邪教头子麻原彰晃终于被绞死了。走了十一年的诉讼长跑,经历了十二年的漫长等待,在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东京地铁毒气事件二十三年后麻原彰晃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位邪教教主没能战胜吊索,看来并不像他向信徒宣称的那样能悬空漂浮起来。毫不意外,日本处死麻原彰晃后的
** 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来自欧盟的抗议。 **
今天废除死刑的国家已经占到了世界大多数,大大超过了保留死刑的国家。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种曾经天经地义的事情正在变得罕见起来,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刑罚,死刑正在一点点退出我们的社会,而这一点正越来越无法逆转。**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ToS2bicHzvDGrwtxzKWiagfZSfbADpBzO1HkDEsxvtbVic78UrJWefDBssCeqgAzxCsh4Mg7XajetA/640?wx_fmt=jpeg)
日本是为数不多保留死刑的发达国家,即使是这样,死刑在日本也是很少执行的。由于日本社会,特别是来自法学界巨大的废死呼声,在往复博弈之后,日本人制订了很有日本特色的做法,死刑执行必须由法相签署命令,而这种签署完全是主观的,等于由执行人判断是否该杀并承担责任。这就更加限制了死刑的执行,那些地位不够稳固或魄力不够的法相,往往忌惮于背上杀人者的恶名拒绝签署。
长期累积下,以至于出现了在狱中待决近五十年,七十年代末定罪的死刑犯以九十岁高龄病死的情形。麻原彰晃虽然恶名昭彰,在社会舆论上的顾虑少一些,但也有特殊性。一者,最后一名涉案的真理教骨干2012年才落网,之前始终存在案情可能尚有隐瞒的顾虑。二者,也是说来可笑,奥姆真理教至今依旧存在,还拥有不少活跃信徒,这也使不少政客考虑其影响力不敢签署处决令。
麻原的处刑实际上仅仅拖了六年,现任法相上川阳子女士属于那种小选区的固定议员,选情稳定有魄力,这个任期已经签署了九个死刑判决,目前为止勾决数史上第三。按日本的司法程序,这样的速度已经可以说是苍天有眼,特事特办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ToS2bicHzvDGrwtxzKWiagfLYXXCArZyFhnk9nNNPSMrGI5ndI1Wp5dA1e63ANYzMw583FuDT5rmQ/640?wx_fmt=jpeg)
日本的死刑困境可以看做当代死刑困境的一个侧面。即使在保留死刑主张最强烈的东亚文化圈,很大程度上日本的死刑也已经异化为一种无期徒刑,而韩国虽然没有废死并仍时有判决,但也已经22年没有执行过死刑了。
相比之下,我国每年判处死刑的数量据欧洲人的国际特赦组织的说法可能达到千人。有趣的是,虽然废死是当代世界的主流,但如果我们把主要国家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除了作为废死策源地的老欧洲,我们熟悉的构成当代世界力量基石的主要大国如中俄美日印等基本都保留了死刑。这种质朴刚毅的环绕似乎又构成某种力量展示,颇有些类似举世皆签的禁止地雷公约却不约束中俄美的味道。
废死的主张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可以说历史悠久,但形成今天的规模离不开作为策源地的欧洲特殊的社会环境,而相应的离开欧洲文化圈,这种影响力也是在下降的,出现了很明显的水土不服。
应该说废死的主张由来已久,最早的来源往往是宗教的。典型的比如中世纪的日本,因为受佛教影响就曾经有吃素上千年,并一度废死五百年,直到战国乱世。在欧洲这种宗教情节,最早就反应为人不能夺去人的生命,这种权力只能属于上帝。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上帝这个主张逐步被近现代人权的神圣性的替代,淡化了基督教的情结。
对人权的尊重是历史的进步,并且在启蒙时代就是以反神权进步的面目出现的,但其发源是自宗教情怀的孕育。但这种生命神圣,不可夺取的主张是难以在东亚文化圈,特别是中国受到完全认同的。即使实现了现代化,欧美社会并非完全剥离了宗教的影响,或者说在有宗教情结的人群里,生命并非完全属于个人,或任何集体的。
欧洲封建社会下的贵族文化可以说是这种废死主张的另一个来源。虽然中世纪欧洲砍的脑袋上至国王,下至百姓比比皆是,实际上越是历史上集权程度高的国家反对废死的力量越大,比如西欧最后一个废死的法国。但在那些集权更松散的地区,贵族间们死刑的判决并非绝对,亲戚间的包庇,在诸国间流亡也是一个常见情形。这种类似刑不上大夫的做法,为政治斗争失败者留下了更多的余地。沙俄帝国虽然普遍被认为在欧洲诸国中是野蛮的,但沙俄贵族就是典型的不杀。比如我们熟悉的十二月党人,后来的列宁,斯大林,他们都有着西伯利亚流放者的身份。
从现实的角度说,黑死病后欧洲在文艺复兴后迅速进入人力匮乏的时代,而对这种情形推波助澜的是殖民主义的发展,使欧洲社会很容易得到死刑的代替方案。近代以前的欧洲实际上是一个比东方野蛮严酷的多地方,比如著名的电影《勇敢的心》里面华莱士被砍头的时候,为什么边上要有小丑在表演呢。因为小丑表演的内容也是当时死刑的一部分,包括腰斩,掏出肠子然后五马分尸之类的做法,现代人恐怕是无法接受的。讽刺的是,为了充实广大的殖民地,欧洲人用比同期中国更多更泛滥的死刑,使得大量在古代中国罪不至死的小偷,流浪汉,强盗逃避绞刑被流放到了远方殖民地,形成了今天澳新等白人国家,这种以流代杀的做法反而类似上古中华。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ToS2bicHzvDGrwtxzKWiagfM2u8jOG4dA1CxJST61oDibrVJDDeg165iaMVVOFOXKXI6sza1cUhP92Q/640?wx_fmt=jpeg)
对于始终保持世俗主义的东方世界,特别是近世中国来说,显然没有这种文化的土壤。宗教情节显然没有那么严重,个人主义在在东方世界里的基础也并不牢靠。长期的大一统带来的更多是集体主义的认同,中国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虽然中国自古也有人命关天的说法,但也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浓厚的世俗背景下,激烈的社会斗争使个人同样习惯于让个体服从于整体,服从于纪律的约束。在中国人的世界观里并没有一个不可冒犯掌握一切的主宰,也不会把人的生命归于一个虚无的存在,这就决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里生命的价值是可以讨论的。
就像日本的死刑废除史停止于战国,历史悠久,带有内卷化倾向的东方世界见过了太多乱世,容不下太多柔软的。没有经历过殖民时代的东方世界,流凶恶于四方的做法更多存在于上古传说中,始终难以替代死刑,而明清以后长期面临的人口压力也没有这样的余裕。甚至可以说,在中国古代也有废死戒杀的主张,这种主张更多是出于人道情怀,还是比殖民时代出于算计的西方人真诚许多。
当然,这些历史背景也仅仅是一个温床而已,现代废死是一个有完善理论的主张,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惩罚式的司法要转为恢复式的司法。
**这是欧美社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既是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说是人权的一种进步。
新的体系追求的不再是以牙还牙式的对等报复,而在于重新调整理顺社会关系,通过经济,利益的剥夺,通过对人行为的矫正来实现正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死刑作为一种终极肉刑和对身体的伤害一样都并不能实现最终正义。这当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构建于二战后漫长的和平之上,一切都可以量化物化之上的。
废死最有力的主张实际上来自科学的统计。死刑原本被作为一种终极震慑,自古以来给老百姓看逆贼的脑袋,给士兵看逃兵的下场都是一种震慑,以至于有了诛九族,瓜蔓抄等。但现代司法的探索基本否定了这种震慑力,现代社会下恶性犯罪不足以被死刑阻挡,激情犯罪的顾虑太少,而深思熟虑的预谋犯罪往往并不在乎死刑。废死正是从震慑这个死刑宣称的最大功能提出了质疑,并通过研究指出废死前后,实际上犯罪率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 但事情是不是就这样了呢?完美的教科书指导完美的社会实践,我们都知道那只存在于教科书。 **
在欧洲以外的区域,文化上的隔阂,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始终是废死的一个大障碍。而更多对废死的更实际的不信任来自对司法交易和司法操作的担忧。少杀,慎杀无疑是正确的,人不是韭菜,杀错了头就回不来了,冤假错案可以纠正,而人死不能复生,但不杀就是另一回事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ToS2bicHzvDGrwtxzKWiagf20bqDFu96cHiadJiaHEN5MEyKtbEvyia5G3KPHJ6Qo6tC1BTeic4eaibCgw/640?wx_fmt=jpeg)
我们以中国的情形来说,如果当前的刑罚体系里死刑消失,以无期来顶格,那么就会出现很糟糕的情形。众所周知,无期实际上不是真正的无限羁押,往往不过是二十年,在种种减刑操作下,甚至在一些富有力量的人群那里不过是几年而已。日韩等国家实际上也是以无限羁押来代替死刑,但一旦死刑取消,这种无限羁押的依据也就消失了。群众对死刑的强烈保留意愿,实际上来自对这种社会正义的担忧,至少死刑是不可逆的,无论有通天的手段,一颗花生米下去也没法施展了。而死刑一旦消失,在悠长的监禁岁月里可供操作的空间就太多了。
更有甚者,即使经过了漫长的囚禁,很多恶性犯人,特别是那些低龄犯罪的恶性犯人,那些本身带有反社会属性的恶性犯人,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往往是难以融入社会,甚至会出现二次犯罪的。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引发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这方面我国还是非常薄弱的。
相比之下,虽然拥有不少废死州和因大量司法交易的美国为人所诟病,至少在执行上还有刑期的无限叠加可用。更不用说,我国还面临的长期复杂的反恐镇暴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其断然处置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
不用等到废除死刑,我们对恢复式司法的实践,比如说社区矫正,现在看就并不是很成功的。由于基层司法力量的薄弱,大量进行社区矫正的轻犯实际上就是处于无人管束的状态,重新犯罪甚至是恶性犯罪的情形也不少见。同样,司法交易也被认为是废死的一个途径,比如通过大量的财产补偿来求得受害人一方的原谅,签署谅解书,这也是很多案件里我们看到的。
但在很多案件,特别是恶性案件里这种情形往往是行不通的,要么是嫌犯根本无法进行这样的补偿,要么受害者家属追求的仅仅是一个公道。从根本来说,法律要保证它最基本的职能,维护社会的公平并以此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而这种公平是通过社会构成的一份子自身的感受来决定的,一群愤怒而失望的受害人家属无论如何是不符合这种秩序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ToS2bicHzvDGrwtxzKWiagfhGiaRy3Q2NHsLAKmfAnqBldZ660e0RmkTxRNkBeejlP0OX5lAO92V8A/640?wx_fmt=jpeg)
在很多时候,废死实际上已经成为对资本的力量充满了理所当然忧虑的民众,和超然于民众之上以理性自居,精英化的法学界的彼此对立。
**越来越高度复杂的司法体系无疑将使普通民众排斥于系统之外,而群众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只能依赖于这套对他们来说越来越像是黑箱的体系。**
对废死的推进和抗争可以说是这种矛盾最高潮的集中体现。
应该承认,当代我国从社会舆论,制度准备上都还没有达到适应废死的社会发展程度。但我们也不得不不承认,
**这种对普通人并不友好的发展趋势没有逆转的前景,废死实际上已经成为资本社会进化的一环,而在资本的力量面前,普通民众是越来越处于一个弱势地位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mxNkn5PWGHl7ETPtbUexLDawYjRVzWN8tUdwyDw5cNvhbQm70vatVA/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