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rCmWKnKpoNGs5gJXA3tkxwWKv8j8KYxxp
Bulletin#37D6BBEA8F885C11D10BEBD494696E09
orCmWKnKpoNGs5gJXA3tkxwWKv8j8KYxxp#893
@2020-01-29 16:00:00
上一篇下一篇

![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1YS5yicdcpJNprRorJUcoDTSXngGCTicrWOJADBicqfVB9dzfdF8wsg8ibU5GIDsKXcIozBGbGyPhlHU0aXNdLIzwA/0?wx_fmt=jpeg)

# 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不容忽视的心理干预

原创 潮思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

文 | 刘梦龙





这几天,依旧在困难中坚持的武汉市民们用在窗台唱歌,手机灯光照亮夜空在彼此鼓劲。在这样的时刻,还有什么比信心更宝贵的,面对那么大的困难,这时还坚守在武汉的人民不愧是英雄的中国人民。然而,一个很现实急迫的问题,作为最前线的武汉市民,其心理负担在现实和精神的压力下,已经很重,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已经极限奋战了如此长时间,依然没有办法得到休整的一线医护工作者。



当务之急,他们都亟需减压调整和主动的心理干预。不仅仅是在武汉,在整个湖北,乃至在全国很多地区,纵然局势还很严峻,各地都集中力量在防控上,但涉及如此大范围的人群,压力下的巨量断然处置,
**在重大危机事件中的心理干预也亟需同步重视起来,** 这是容易被忽视,却又被实践和理论所证明的实实在在的客观规律。



首先最值得担忧的人群无疑是医护工作者。迄今为止,所有类似的研究都表明他们是首当其中的一群人。非典期间,Nickell
LA在多伦多的研究表明,当时有20%的医护人员出现了抑郁,而在护士中这个比例高达40%。而在国内,许建阳等人的研究则指出80%参与救治医护人员因为自己不能有效治疗而产生了自责。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NprRorJUcoDTSXngGCTicrWEMaZA3aXA6LlciaiaPnLmicAicK5NeiciaqChmNmHExqGpMD4IsiaIooJX5CA/640?wx_fmt=jpeg)



对医护人员来说,他们面临的情况无疑比普通人要艰难的多。和患者与危险疾病密切接触的恐惧。长期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下,使用特殊的防护设备不可避免带来地身体的紧张和不适。时刻面对病人的痛苦造成的情绪感染,对因为工作而无法照顾的亲人的牵挂和担忧,这些都不是依靠主观能克服的,不可避免一定会对医护工作者造成压力并产生心理反应的。



通过非典的研究,我们还可知道一些我们更容易忽视的。这次在武汉一线的工作的医疗工作者,尤其是那些第一时间投入工作的本地医疗工作者,他们遭遇的困难远要大于非典。先后面临了医疗物资的极度短缺,病患的大量涌入,生活的极度不便和工作的极限高压,还有对家人的极大忧虑,这都使他们的精神情况比非典时期更让人担心。在看上去是铁打的医疗战线上,那些在咬牙坚持的医护人员,一样是人。但在这样的时刻,即使意识到自己心理的不适,面对同事的忙碌,局面的严峻,很容易带来自我否定,认定别人比自己更加坚强,进而不敢表达出来,压力得不到宣泄,咬紧牙关独自承受。



就像刚刚报道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张定宇院长,自己身患绝症,妻子也不幸感染,却依然在一线坚持,甚至一天只有两个小时的睡眠。这是真正的英雄,是钢铁打造的人,是在燃烧自己的生命,但这种状态怎么可能允许长期维持?作为收治第一批患者的金银潭医院已经这样高强度运作了29天,护士的工作时间直接拉长了一倍,人员完全没有办法得到休整。工作极度紧张,睡眠剥夺,自由度小,责任沉重,高度配合,越是这样,越会带来情绪的焦虑,身体状况的下降,不仅是降低了工作效率,更会成为各种心理疾病的天然温床,这种影响对一部分人来说甚至是长期无法消解的。



我们往往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医生上,毕竟他们是专家,是疾病的专业治疗者。但我们更应该关注护士这个群体。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护士这个群体在这样的危机里是压力最大的一群人。护士绝大多数是女性,女性本身在情绪上就比男性更敏感,护士和病人的密切接触比医生更多,承担了更繁重的医疗护理任务,能获得的社会关注和成就感更低,相对医生更少必要的人际交流,尤其是进入隔离环境后,缺乏交流是心理问题的严重隐患。



当务之急,一定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让医护人员,特别是工作时间过长,身体状况较差的医护工作者得到必要的休整。脱离异常环境是解除压力最快速的办法。以当前的状况,也许这还做不到,但即使在高强度的压力下,一定及时,主动的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
**关键是主动。** **非典的研究表明,这种情况下,被动干预是滞后的,一定要主动进行心理干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NprRorJUcoDTSXngGCTicrWSsWXMu93yXibROQjXbEhUbPdJhgzJCTe1cdsFzg2MQcGHWlSn1ZZXRg/640?wx_fmt=jpeg)



非典的经验表明,医护工作者虽然工作异常疲劳,但来自外界的信息对他们是非常有价值的。各种局面好转的消息,对前方长期工作陷入麻木的医护工作者来说是最好的激励,使他们能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目前的通讯手段已经足够便捷,能让他们及时和亲人获得交流,亲人间的交流,是纾解情感压力最有效的手段,一定要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对于伤害医护工作者的极端行为,绝不能姑息,不能让为我们抱薪之人冻于风雪之中。**



令我们痛心的是,到了此时此刻,各地还有医生护士订不到饭,找不到车,四处求助的事情出现。但这样的时刻,也有听说医生们吃不上饭,自己做好盒饭,送到医院不留名的小老板。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丑恶和冰冷,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不多,但对社会公众来说,对医护工作者和他们的家庭,任何一点点力所能及,微小而真诚的善意与帮助,都是最好的正向激励。



除了医护工作者,还有患者,疑似病例和他们的家属,这些人同样是应该重点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无论多么坚强的人,一旦成为这类传染疾病的患者,不可避免的都会受到弥撒性恐惧的影响,感到身体机能下降带来的心理变化。尤其是进入隔离后,封闭性的环境和对前途的忧虑,周围压抑的氛围,和未知疾病的恐慌,都带来巨大的压力。
**而对于传染性疾病来说,对造成传染的负罪感,隔离后造成的社会脱节带来的孤独感都是实实在在的。**
**对他们来说,身体的疾病要治疗,心理的疾病更不能忽视。**



同样,和病人一起受到煎熬,心理容易失控还要家属们,他们也要同时接受隔离,面对未知的巨大恐惧,面临生活的困难还要担心亲人的安危,确实比一般受困群众都要脆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疑似病人的家属,很多人只是疑似,但实际不是,然而无论本人还是家属,都高度紧张。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失落感和被遗忘的恐惧,造成难以收拾的事态,甚至比真正的患者和家属还要值得担忧。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YS5yicdcpJNprRorJUcoDTSXngGCTicrWqicibrPHBM4iaMFlTVAfosFU5wS3hibIHjWr7tSzzVA31HibocHxaFeXViaQ/640?wx_fmt=png)



现在的首要任务自然是治病救人,但无论是治疗中,甚至是日后治愈,这些人可能受到的影响都存在。尤其是那些传染了他人的患者,怎么看待自己对亲朋好友造成的苦难,而他们的亲朋好友又该如何看待他们。这里先不说大规模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这种极端对象。我自己经历的,外出务工的两夫妻,年前返乡,大哥觉得不需要聚会,大嫂检查要聚会,别人不来,大嫂硬逼着其他人来,结果聚会第二天大嫂就发热后来确诊,全部亲友隔离,一个小侄子也发病。这种情况,这个大家庭以后就散了,可能小家庭也完了。像某省的一个病例,作为外孙的列车员因为工作受到感染,结果却不幸传染家人,造成家中长辈去世。这样的悲剧,后果已经无法挽回。
**这些如果没有及时的心理干预,这必然要造成巨大的人生阴影。**



进而,我们更不能忘记还在坚守的武汉市民们。在遭遇了这么多困难之后,还坚守在武汉的市民们,他们的坚守本身就是在为防止疾病扩散做贡献。但一个客观现实,很多武汉市民已经长时间被困在家中,面临各种社会的不便,甚至面临外界不少恶意的舆论伤害。心理应激是一种人的本能,大规模的社会危机,脱离日常生活的异化和持续压力不可避免地要对人的精神造成影响,这不是软弱,没有什么好避讳的。尤其是这么长时间里生活在惶恐中的被剥夺了正常生活的人们,之前的混乱已经造成的很大的心理伤害,呆板的宣传是不够的,此时此刻,一线的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改善和类似炉边讲话这样亲切有力,具有足够权威性的交流和安慰,是对现状及时有力正向的信息传播,他们需要的是希望和支持。



** 当前社会最大的问题,不是对疫情不够重视,恰恰是社会恐慌和由此带来的无序和压力。
前者以社会高强度管制能够控制,而后者恰恰需要各种必要的室内放松手段和通讯交流手段。 **



** 我们更不应该忽视的是,目前武汉,乃至涉及整个湖北,正在遭遇地域性的攻击。 **
这一方面是不可避免的,面对重大危机,社会情绪的宣泄,但也有别有用心的势力在引导。这次危机中,绝大多数武汉人民,特别是那些至今还在坚守的武汉人民,不但不应该被指责,更应该被称赞,责任不在他们,更不应该对他们污名化和恶语相向。此时此刻,很多人有怨气可以理解,但希望,
**日后请不要把湖北和武汉视为畏途,这一次事件反而一定会提升当代的治理水平,苦难中会带来进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NprRorJUcoDTSXngGCTicrWSAjKB2y5e7enYNibA0o8NeTzOG4fSdO9EkkoLM9IlV9RAicicic4RDR2LA/640?wx_fmt=jpeg)



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在一线工作了一段时间,也确实接触了一些离鄂返乡人员和实际状况。这段时间,应该说,各地的行动都是强而有力的,干部们是尽职尽责的,但随着时间的拉长,各种问题也已经浮现。大量的湖北返乡人员被隔离,这是迫不得已,城乡居民被要求呆在家中,禁止聚集这也是客观的需要。但是很多离鄂人员已经被隔离了很长时间,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两周。但是不仅仅是行动上的不自由,为了确认他们的状况,工作人员也只能不断,甚至是频繁的联系他们了解状况,这自然是不得已,但也给了他们很大压力。



尤其是不同地区的保障水平不一致,治理水平也有差别。对返乡被隔离人员,一定要对他们保持友善,体会他们的无奈。想想看,有些地方就像贴封条一样,把他们的家门封住,然后全村整天用高音喇叭循环播放管制通告,怎么会不让人烦躁,压力巨大。事情当然要通知到,基层不紧张就不能震慑人群的考量我也能体会。但有没有必要用这么高的强度,会不会适得其反,反而加剧恐慌。利用公共广播系统,及时更新信息,适当的播放轻柔音乐和娱乐,对于和缓气氛,纾解压力我看更有价值。



现在,返乡群众中的很多人,正在承受实实在在的精神压力和物质上的实际损失,很多人今年的工作注定受到严重影响,那些已经交过全年租金的商户怎么能不苦恼。目前在乡镇一级,是受到目前公共交通限制造成物资紧缺影响较大的地区,不少被隔离的人员,由于长期呆在家里,甚至生活物资都开始有些匮乏,这种情形当然会有压力,会有怨气,更应该及时帮助他们。有些地方,经济条件好,会给他们免费供应,但也有很多地方没有这么强的能力,工作人员也应该体谅,想方设法协调,代他们购买,给予必要的帮助。



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说情形还很严峻,很多地方精神是紧绷的,但精神最紧张的是基层一线的干部们。他们都取消了休假,现在包括口罩在内的物资还是很紧张,但他们都必须投入工作中去。这个时候如在战时,断不能容许退缩,但很多基层的工作人员真是非常辛劳。很多同志白天下村入户,甚至还要被隔离对象辱骂,晚上还要值班到深夜,各种表格,信息都是急如星火,大家都在连轴转,不敢有一点松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NprRorJUcoDTSXngGCTicrWhod34nV4fb4yRWo9sicwDe8jXQNAwJACtvJGgMcnsicUsM6YYIa5ENqg/640?wx_fmt=jpeg)



与此同时,明明市面上物资紧张,但抢购永远轮不到他们,各地的病例还在增加,作为顶梁柱,家里的情形也让他们担忧,他们也是普通人,一样有对未知疾病的普遍恐惧,但他们必须顶上去。
**虽然不能和前线的医护工作者相比,但此刻,他们无疑也是一个需要关心,却必须背上巨大压力的群体。**



无论如何,随着举国进入动员,中央力量的直接介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抗击新型肺炎的局面正在得到好转和控制。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如今的非常状况,实际已经对很多正常的人际关系都造成了影响,也有一些人在压力下暴露了脆弱,甚至是丑恶的一面。固然有些是患难见真情,但也有一些不愉快未必不能体谅。尤其是大多数人都在这种自我隔离的状态,心态必要要受到影响,不同平时。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才一定避免急躁,紧张,更不用把脾气发到那些关心的身边人和无辜者身上,更不要在工作生活中意气用事。



目前,很多参与这场战斗的人员都存在精神过度亢奋或者精神压抑,作息和情绪紊乱等问题,这都难以避免的。但越是这样的时刻,我们越应该尽力调整自己的心态,正视自己的状态,尽量放松身心,抓紧休息,并更加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人,身边的事。
**很多时候,不要考虑太多,莫问前途,但尽我心。**



比起非典时期,这些年来,我国的心理干预水平,无论是社会的接受度还是自身发展的水平和能够调动的力量,都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这一次只要及时重视,一定能发挥重大作用。同样,我们也不要过度担心,信息的及时准确公开,对疾病的科学认知,乐观坚强的生活心态,对国家的信任,都是对抗危机最有力的武器。此时此刻,我能真切的感受到在这场战斗中,祖国表现的动员力是这样强大,在这样强大的力量面前,没有什么困难和强敌是不能战胜的。



参考文献

1.汪萍. SARS治疗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危机干预模式构建的研究[D]. 第四军医大学, 2005.

2.谭奕洲[1], 唐漾波[1], 刘丽儿[1], et al. SARS患者、疑似病例及正常人群SARS病毒抗体的检测和追踪[J]. 中国西部科技,
2005(13).

3.安芹, 贾晓明, 李波, et al. 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模式的探索--非典后大学生小组心理干预研究报告[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1).

4.张克让. “非典”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追踪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08).

5.樊富珉. “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4):32-37.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YS5yicdcpJMK54Bia15KN2riacWTy8XWiaw90eksfwb26a6icHNJhTq3pfk6HrBFRMhPayWOGibIXDA3ClFfBHHmfZw/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