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帖子
账号
关于
ozRF9jGEcRjZT1FELo5ExzmfTU65jQcxa7
Bulletin#6FF13032811F1EAA2EF9F1BC52AB18B6
ozRF9jGEcRjZT1FELo5ExzmfTU65jQcxa7#4566
@2024-10-29 16:00:00
上一篇下一篇

![cover_image](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P9KicrrvYN00h7ObkoJqMOcKKvb8szfdWux3NSibJvibHU4ptsxywb3rkMrnVsEVO8gRHXaDvn2HkNw/0?wx_fmt=jpeg)

# 不是翻车,就在翻车的路上?

京平 [ 长安街知事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VibQR9B4PHqP6icIrGJEzI9jEUuIEia4SwtkJk7pBSbibJgzxMp4mHlQ2ic4laciboYMXl4jUoiajSyht9N3kI5JJzYNQ/640?wx_fmt=jpeg)
](https://mobile.bjd.com.cn/#/?uuid=5b16573ae4b02a9fe2d558fb)

在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塌了”……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头部网红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



“香港月饼香港买不到”“红薯粉里没红薯”,虚假宣传、坑蒙诈骗等等丑闻,让一众网红或封号禁言或瞬间凉透。



“网红不是翻车,就是在翻车的路上”——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不是一句“人红是非多”那么简单。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ibQR9B4PHqP9KicrrvYN00h7ObkoJqMOcBgZYq9geUXyWLXIic7RjIw3WwvJyTrXcC0dd23zdBxwPeDIlKC3geQg/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一)



“网红”一词伴互联网而生,指借助互联网走红的人,本无所谓褒贬。



从论坛时代到微博时代再到直播时代,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一下成了网红。当然,其间,“网红”一词也逐渐多了扮丑、恶搞、作妖等标签。



更关键的,“围观者”剧增后,网红逐渐消融了独立的“个体”身份以及“副业”属性,在“批量化”生产后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上游,是专门的网红孵化机构;下游,是专业的内容分发平台;中间,是“想成为网红”或者“突然被网红”的无数草根。



不再是单纯的抒怀、娱乐,而是一种牟利手段。经济利益的介入,让网红开始发生质变。



(二)



客观来说,网红天然与流量联系在一起。只是,当注意力愈发成为稀缺资源,大号小号想获得关注、保持热度,越来越难。尤其随着“全民直播”风起云涌,各色主播粉墨登场,各有各的“绝活”,行业“内卷”白热化。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网红是在传播积极内容,比如非遗传承、知识科普等等。



而另一部分则越来越剑走偏锋,盘点这些网红,有的低俗媚丑,拿色情擦边、炫富拜金、恶俗恶搞等当流量密码,一个号被封了,就换个马甲继续博出位;



有的摆拍造假,引发全网关注的事件屡屡“反转”,贡献了点击乃至眼泪的网友猛然发现,人设是假的、故事是假的、情怀是假的,唯有流量和利益是真的;



有的铤而走险,胡吃海喝搞PK、直播“飙车”玩心跳、挑战“极限”爱冒险,仿佛只要能够带来流量,健康安全都可以抛诸脑后……



急功近利、喧哗浮躁,在丑、假、险中来回横跳,“网红”一词大有臭大街的架势。以至于有行业“顶流”被称为“网红”时,忙不迭否定三连——“不喜欢”“不愿意”“不接受”,生怕自己人设降级。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ibQR9B4PHqP9KicrrvYN00h7ObkoJqMOcB4ttTJgyEr4DISzQDI4flnRMYWkicNVb1ZPvtnYXHAgLCz08uy84ia5g/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三)



“舞台光打的越高的故事,留下的阴影面积越大。”



梳理一众网红的成名之路,不难发现,其坍塌的命运早有伏笔。



假的真不了。直播间里“假装吵架”,直播间外“假装生活”,这样的网红,怎么可能对带货产品“保真”?知假售假、以次充好,生意越是红火,反噬来得越快。



“丑”的美不了。网红大小也算是公众人物,“富贵”之外,更有责任。以“丑”博出位,价值观越跑越偏,踩踏公序良俗乃至法律红线,翻车是迟早的事。



膨胀令人迷失。万千粉丝的追捧、突然放大的声量、泼天而至的富贵,让一些网红自觉“腕儿大了”,心态飘了,随之“口无遮拦”“店大欺客”。



欲壑终究难填。很多网红团队人员不够专业、管理不够规范,却一心想着快速变现,不停铺摊子、增业务,在内容、品控等方面自然容易出问题。本就是“草台班子”,支了口不结实的锅,还不停浇油添柴,怎会不被烧爆?



当然,主观之外,也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作为互联网公众人物,很多网红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人拿着放大镜观察,可谁又经得起逐帧审视?



所以,所谓的“泼天富贵”,并不那么好驾驭。“网红”本不过是一个形容词,当它成为一个名词,叠加其上的身份与期待越来越多,很容易成为“不可承受之重”。不然,也不会有一些人在爆红之后,或停播避风头,或直言不想红了。



(四)



网红具备一定的公众人物属性,种种行为也有着一定的示范效应。



如今,一些网红群魔乱舞,不只把网络空间搞得乌烟瘴气,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此前某平台发布过一项问卷数据:近万名受访应届毕业生中,61.6%的人就业时会考虑网红直播等新兴行业。



一些年轻人渴望一夜成名,却看不到背后的风险。越来越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争当网红、梦想暴富,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不断蔓延,对于社会价值的消解乃至扭曲,当要高度警惕。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VibQR9B4PHqP9KicrrvYN00h7ObkoJqMOcEicx4tXV6jgf8icAichJSHlZBh8KACdM2sDg8UsDcpgpic0EqSVd5IkCEg/640?wx_fmt=png&from=appmsg)



(五)



有人说,新媒体时代,得渠道者得天下。主播想要做大,总依附于掌握转播渠道的平台。因此,各大传播平台的规则,直接影响着主播的行为倾向。



流量本无原罪,但随着流量经济成为最大商机,利用人性弱点推送碎片化、娱乐化乃至低级趣味的东西,成为某种算法逻辑,这也推动了无数主播疯狂乃至无底线“卷活”,追逐流量的手段变成不择手段。



且看一些网红主播,无需有过人才艺,也不用深耕专业,只要肯“豁出脸皮”,哪怕被痛骂被讨伐,都是“求之不得”的热度。



网红频频翻车,平台不能置身事外。除了考虑流量池子,更要对标业已明确的法律规范,真正向算法要价值观,断了群魔乱舞以牟利的念想。



(六)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当大家谈起网红教师、网红医生时大多不那么反感。



这也引人思考:网红的立身之本到底是什么?



有一点可以明确,装疯卖傻不可能永远讨喜,真才实学才是长红的关键。



这或许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不是只有“耍宝”“卖丑”才能成为网红,成为网红也未必就一定守不住本心。时代的风,机遇的风,最终会更多吹向那些,普普通通的人、踏实肯干的人、积极向上的人。



撰文:晁星



[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gif/VibQR9B4PHqMOiarHAM8HVLzyS0mSFkzvE1jRB5Lde7p7mv3P0afXvAhibc9E7ibTwM2TKdflS5ibpxalneXYEicGMeA/640?wx_fmt=gif&from=appmsg)
](https://appcdlztf171320.h5.xiaoeknow.com/p/decorate/page/eyJpZCI6IjQ2MDkyNDYifQ)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


o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