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R9krbX73kFs3pFWVdNyrqsRgI1jnLFDWHibDuibzh4Rgwyf7kiat3Kh4mp4Nmw2amWkFPQuhtxpgFibTxuzgOYAuiaQ/0?wx_fmt=jpeg)
# 从市场机制到政府干预
原创 沧海一土狗 [ 沧海一土狗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R9krbX73kFv9nkP3HGCMxOsh64icE0BRaVRdZTtic9uwbqzZdGbgItY7ptnn8JRMJ4ZXLs938nALA19GnOmatGyw/640?wx_fmt=jpeg)
** 文/沧海一土狗 **
_ ps:4900字 _ ****
_ ps:首先祝大家中秋快乐!
_
_ ps:这篇文章写得比较理论化,可能读起来比较费劲,我已经尽力简化了;或许,在某些读者的眼里这种理论讨论也没什么实际用处,建议他们直接看两个实践的部分
_
**引子**
在学生时代,我对市场也有一种近乎宗教式的崇拜。这似乎是因为一种幸存者偏差,经济学院的学生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去发掘看不见的手的“神迹”。
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举了一个神乎其技的例子:
早高峰的地铁总是人挤人的,有人利用早高峰的地铁做了一个小实验,把同一截车厢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正常票价,另一部分的票价是正常票价的N倍。
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一边车厢依然人挤人,另一边车厢却十分宽敞,甚至有点空荡荡。
价格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在车厢中间设置了一道玻璃墙,分割了人群。
当然,这可能是老师杜撰的段子,但不妨碍它让我记忆深刻—— _ 无形的玻璃墙让对无形的手有一个十分直观、形象的认识。 _
最为吊诡的是,这个例子还构造了一对难以辨认的因果: _ 高价车厢是因为宽敞(使用价值)才贵,还是因为贵才宽敞? _
当时,没怎么往细里去刨这个例子,只是觉得市场很牛逼,是 _ 配置资源的最有效手段。 _
**价格机制和筛选机制**
讲地铁车厢故事的人似乎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 _ 他假设了乘客的某种差异性 _ 。如果所有人都一样,这个故事还会那么有趣么?
我们会得到一个很莫名的结果,要么所有人都不去高档车厢,要么所有人都去高档车厢。
事实上,价格本身是一个 _ 筛选系 _ _ 统, _
它的作用机制就像筛子,筛选不同大小的石块,比筛孔大的在一边,比筛孔小的在另一边;如果所有的石块大小一致,那么,只有两个结果,要么都在这边,要么都在那边。
所谓的需求曲线,就是把这些不同大小的石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tuHxT3xDEGwUm7ob7Cy87bOUUeKgjL2fbH94EOrJZVticFpKhm0oibcNibO0fJUyDHAd9ozhaNDy9MQ/640?wx_fmt=png)
当我们开口提需求曲线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假定,我们已经知道这些石块的 _ 异质性 _ 情况了,甚至能给他们从大到小排个队。
如果知道了排序情况和筛孔的大小( _ 假设筛孔的大小是均匀一致的 _ ),我们就能知道第几块石头会漏到下面去。
清楚地知晓每一个石块的大小情况,并且能够排序,是很强的假设;幸运的是,sui刻画需求曲线需要大量的讯息,但在使用供需规律则大可不必。
关于筛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类似废话的规律: _ 如果用一张筛子筛选一堆石块,比筛子孔洞小的石子会落到筛子的下方,反之,则留在筛子的上方。 _
相对应的,我们也会得到这样的需求定律: _ 如果用一个价格筛选一群消费者,一些消费者会接受这个价格,一些消费者则不会接受。 _
**需求曲线背后的不同思想基础**
筛子比喻的背后蕴含了诸多假设,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假设是, _ 不同石块的差异性是多维度的 _ :它们颜色不同、质地不同、形状不同、重量不同。
筛子本身对应了一种 _ 压缩 _ 的办法, 把多维度的异质性压缩到一个单一维度上,形成了单维度的异质性,然后,再进行筛选。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s3pFWVdNyrqsRgI1jnLFDWvJwQ8T32I4rPDEIR6cRF6sTjInucvia1w67yvc4LIwhD08ss1fB6KTA/640?wx_fmt=png)
相对应的,需求曲线的实质也是一个对复杂事物的 _ 概括 _ ,它的背后也是一系列 _ 加工程序 _ :
**_ 1、市场参与者具备多维度的异质性; _ **
**_ 2、有一个压缩程序,把各维度的异质性压缩为一个维度的异质性,形成概要; _ **
**_ 3、对这个概要进行排序; _ **
在平时的讨论中,我们容易遗忘这一系列加工进程,忘记了我们所讨论的对象是一份简报,并非复杂事物本身。
如果把需求曲线背后的加工程序展开,就不得不引入 _ 达尔文的群体思想。 _ 这是因为这份简报的背后是复杂事物。
种群的本质特征在于, _ 每一个个体都属于同一种群,但每个个体都不一样 _ 。譬如,我们每个人都是人,但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传统经济学喜欢用理性人假设支撑需求曲线,它以标准人—— _ 共性 _ ——为出发点,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像水分子一样,长得一样。这是一种很不一样的分析起点。
但群体思想则不同,它从个体异质性+筛选机制去构造需求曲线。
下图向我们展示,需求曲线背后可以是不一样的东西,既可以是像分子一样均一化的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种群,每个个体都不一样。前者强调某种机械的共性,后者强调差异性以及筛选标准。当然,我们也可以
_ 把前者当成后者的特例。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s3pFWVdNyrqsRgI1jnLFDWX0U6M7KpS1mfDicxVG2rB0uljIiaOezmPKSpzufeDA4ibPfeVMQ5BYtXQ/640?wx_fmt=png)
回到筛子的比喻, 我们所分析的对象是一堆石块,这是一个复杂群体,每个石块都属于这个集群,但每个石块都不一样。
_ 筛子筛石块是一项筛选程序。 _ 它暗含了一种特定的压缩程序——石块的大小。
程序的运行结果则是,一些石块留在筛子上方,一些则留在下方。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s3pFWVdNyrqsRgI1jnLFDWqdZNLviaENNsMU9Ym6TibfPnottibNTGvZXzglrstt0Cia9IMHfAMyjnaQ/640?wx_fmt=png)
如上图所示,对于复杂的事物群体,我们有多种压缩程序,既可以看单维度,也可以看复合维度的加权,总之,我们面临的是一个 _ 压缩 _ _ 程序的集合 _
。
价格只是其中的一种十分特殊的压缩程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有其他的程序设计,抓阄、排队、论资排辈等等。
无论我们如何设计程序,但无法改变一个核心点—— _ 个体的异质性本身 _ 。
**政策空间的理论基础**
需求曲线背后的 _ 传统思想基础 _
有两个重大缺陷,一方面是饱受争议的理性人假设,另一方面是痴迷于共性的分子人假设。在我们后续的行文中,我们把背后范式替换成 _ 群体+筛选标准 _
的范式。
完成这个范式替换之后,我们很容易发现传统思想的 _ 盲点 _ 。
从传统的视角看,市场像一个十分公正的裁判,公正的对个体的异质性进行打分,然后,进行分配,实现所谓的相对公平。
利用新范式,我们就不得不把整个程序拆开, 群体内的个体各不相同,我们为什么要不加思辨地去选择市场这个压缩程序?
_ 不同压缩程序的选择极其关键。 _ 对于不同的个体a和b,在一种压缩程序下,a的得分大于b;但换一种压缩程序,b的得分却大于b。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s3pFWVdNyrqsRgI1jnLFDWBOHPwplNQdqP0FReIdMhGUX17kAX7DI5qvVN47ncklaYjUSrzXklzA/640?wx_fmt=png)
对市场原教旨主义者而言,这个压缩程序只能是 _ 原汁原味 _ 的市场程序,不能掺杂任何其他的成分,给定群体内个体的异质性和市场压缩程序,我们只能 _
很机械地 _ 得出一个排序结果。
但在实际操作中,主观成分可以变得很大。人们并不盲目 , _ 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排序结果,会去选择特定的压缩程序。 _
譬如,一种很重要的考量就是公平维度的考量,我们不希望分配结果那么不公平。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s3pFWVdNyrqsRgI1jnLFDWSun6WDDiaictLhxMLbH0t2rZYkBQO26oAQUypv70O7BogN1vwZ3Z0vZg/640?wx_fmt=png)
按照这个框架,我们就知道大家在争吵啥了,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是一帮自然主义者,希望不要有额外的信息调整,排序结果的异质性忠实地反映个体的异质性。
干预主义者也并非像一些人所描绘得那么不堪—— _ 彻底压平异质性,在 _ _ 排序结果上搞绝对公平 _
,干预主义者只是希望选择特定的程序,适当缩小排序结果的异质性。
也就是说,干预主义者既希望排序结果反应一部分个体的异质性,又希望排序结果的异质性小于个体的异质性。
> _** 效率重要,公平更重要。 ** _
从干预主义者的视角来看,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并非一个二元对立的问题:要么选择自然主义,全按照市场程序来,要么选择平均主义,结果要绝对公平。
事实上,二者之间有极其巨大的空间, _ 我们还有更多的选项,是一整个策略空间 _ ,我们可以根据特定的需求去选择特定的程序来完成任务。
**实践一:火车票票价**
我还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 大家还会拿火车票是否该涨价争吵, _ 市场原教旨主义者 _
当然支持涨价,他们认为这样更有效率;更关注公平的人则不支持涨价,他们认为要给底层的人留一条回家的路,挤一点就挤一点。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坐过那种人挤人的绿皮车,过年的时候特别特别挤,过道里挤满了人,甚至厕所都站着人。
不少人抱怨现在内卷,再卷赶得上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吗?
实质上,绿皮车的故事和地铁的故事本质上是一个故事。虽然过低的票价催生了黄牛现象,但更多的人有资格坐火车回家了;高档车厢是让一些人愉快地乘坐地铁了,但隐形代价是另一些人只能坐更加拥挤的地铁,甚至有些人上不了车。
所以,从地铁运营者的角度会面临一个取舍: _ 1、赚更多的钱;2、让更多的人可以上车。 _
有点基本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两个选择对应的解是不一样的。
赚更多的钱需要 _ 价格歧视 _ ,高档车厢一个价,低档车厢一个价;让更多的人上车,就要定一个离谱的甚至赔本的低价,很多人的确穷,只支付的起那个价。
前者笃信的是效率,后者信奉的是基本的保障——过年回家的权利。
当然,政府的政策选择也很明确,大家还是先挤一挤吧。
在这个选择里,市场程序的成分有之,干预的成分也有,最后的结果就是 _ 我们取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折中。 _
当时,不少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咬住“黄牛现象”去批评浪费和效率低下,显然是脱离实际且分析得过于局部。
_ 现实中的解往往是倒逼的, _
一方面个体具备很大的异质性,有的人穷有的人富,有的人着急有的不着急,有的在乎舒适有的不在乎;另一方面我们还得兼顾分配结果的相对公平。
所以,与其说特定的压缩程序是被我们选择出来的,不如说是被倒逼出来的。
再后来,高铁大发展,运力上去了,就没有那么挤了。这档子事儿也没人吵吵了,争吵的点换到了别的领域。
踏入社会多年,对市场的崇拜也多少幻灭了点。
我就开始反思,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卖火车票赚那点钱吗?并不是, _ 而是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 _
这是一个很外生的东西。你找不到它的源头,总之国力强盛了,坐火车的问题也解决了。
其实,很局部地去看,无论是选择价格歧视,还是选择低价保障,都只是我们面临历史进程的一种应对手段。这种手段能制造不同的结果,但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还是得
_ 靠资源约束的打开 _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tuHxT3xDEGwUm7ob7Cy87bCKOdysIrv7fGSNVo3eibwuQj3ibZVrFIhP14cbbS1wgS0KIJ4KKeX8Ng/640?wx_fmt=png)
**实践二:房价问题**
关于房价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不少人对一轮又一轮的调控颇有微词,觉得不够市场化,最后就是拿市场原教旨主义那一套来diss。
有关房价上涨的问题,一直有两个极具误导性的观点,
_ 1、货币超发的问题; _
_ 2、土地财政的问题; _
货币超发解释了需求端,土地财政解释了供给端。 _ 需求增加,供给缺乏弹性,房价当然要涨了。 _
这套解释很漂亮,但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_ 它忽略了个 _ _ 体的异质性 _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购买者,但每个人真的很不一样。
刚毕业的时候,我有一种很绝望的感觉,根本买不起房,怎么算收入的增速,都追不上房价的涨幅。
这并不是个例,很多年过去了,居民收入的增速的确也没能跑过房价的增速。
这很吊诡,难道房价的增速不取决于收入增速吗?真不取决于。
理论结果之所以和实际南辕北辙,是因为假设就错了。对房地产市场来说, _
个体异质性的来源并非来自于收入,来自于初始财富,来自于获得贷款的能力。所以,那套解释还犯了一个错误,选择错了个体异质性的维度。 _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初始财富多,就能获得更多的贷款,去买更多的房子;如果房价上涨,他能获得更多的贷款,去买更多的房子。
> _** 房子是能抵押的。 **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s3pFWVdNyrqsRgI1jnLFDWEvlTTpAUrnohmvWIhHicacQDw535aKLP3AaTlwKEWiaDgicKnEQLiaP5jg/640?wx_fmt=png)
放入供需曲线里去看,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应是收入的异质性,而是,财富的异质性和贷款获得能力的异质性。
在这个框架下, _ 房价的上涨具备很强的正反馈效应—— _ 有资产的获得贷款,贷款推升资产价格上涨,资产价格上涨使其持有者获得更多贷款。
如上图所示,需求曲线实质上是在顺时针旋转,房价持续上涨,贫富差距持续拉大。
一个很自然的推论是,房价上涨解释了相当大一部分财富基尼系数。
市场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么?不能!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s3pFWVdNyrqsRgI1jnLFDW1D6xtC1Rs8mXWjQicg0iberIeamGbpoBbyUKIj7p5XaKw5L0n1s4csTA/640?wx_fmt=png)
如上图所示,排序结果的异质性会反过来放大个体的异质性,并形成一个正反馈链条。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还要秉持自然主义,不进行干预吗?
现实的政策选择没那么不切实际。于是,我们就有了 _ “房住不炒” _ ,以及在这个框架之下的一系列限购和限贷政策。
但总有人拿市场原教旨主义那一套diss政府干预,这让人很无奈。
**结束语**
传统经济学的 _ 分子化假设 _ ,把我们的目光更多地引向共性,使得个体异质性成为理论分析的天然盲点,更不必说与多维度事物相伴生的压缩问题。
这篇文章是一次探索,意在打开需求曲线背后的另一种理论范式: _ 种群+筛选机制 _ 。
在新的范式下,我们有更为贴近实际的假设和更为多方面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关系:
**_ 1、结构的视角,一个特异的三角形把个体的异质性,市场压缩机制和排序结果的异质性综合在一起; _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s3pFWVdNyrqsRgI1jnLFDWvPcnp22LcoKRotXt7wsNeM7R1MpAYMYSGsFaOsEYPEGgHhd6JkQO5Q/640?wx_fmt=png)
**_ 2、横向比较的视角,把市场压缩程序和其他的压缩程序进行横向比较; _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s3pFWVdNyrqsRgI1jnLFDWhqeE05ukT1UzDVaDDNzy9ujeZC3kdIGAF660icbOImHP7icoBjzoBl4w/640?wx_fmt=png)
**_ 3、被动和主动视角,事实上,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目的主动选择压缩程序, _ **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s3pFWVdNyrqsRgI1jnLFDWbBf6uHNyO0TrwBCFNVJFopUF64TFMGhicHUISu899TzumYVSGIXKFkA/640?wx_fmt=png)
当梳理清楚这一系列关系之后,我们对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事实上,政府的干预政策背后有很扎实的 _ 理论和现实 _ 基础:
**_ 1、群体内的个体具备极其显著的异质性; _ **
**_ 2、这种异质性是多元的; _ **
**_ 3、因而,压缩程序也是一个复杂的集合,市场只是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成员; _ **
**_ 4、市场机制有些时候会放大某一维度的异质性; _ **
**_ 5、政府需要选择恰当的压缩程序限制排序结果的异质性,从而限制分配上的异质性; _ **
因此,市场和政府没有那么明显的对立,至少不是像那些嚷嚷着国进民退的人所渲染的那样。 _ 本质上,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对立统一的。 _
市场多一点,还是政府干预多一点,完全是一个程度的问题,至于这个度如何把握,则是一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问题。
_ ps:图片来自网络 _
_ ps:最后还是得吹一波达尔文的群体思想,研究复杂事物的大杀器 _
End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tshWP2d84xDcC9aQKxTjbn5ILjYGibSGo3T9IUD9XsTPRRspjNWWdYvnQarXeC2JCW0hSfBuicrUEQ/640?wx_fmt=png)
苹果用户请扫二维码,安卓用户可点击链接:
[ 沧海一土狗的知识星球 ]()
本号唯一的知识星球号 定位:认知升级的思维实验室 每个交易日分别发一篇股市和债市复盘 对重要的现象或事件进行点评 发表一些最新想法的小短文
分享每一篇公众号文章背后的想法和思路 欢迎加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修改于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