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R9krbX73kFvHibgQqibRh7P9QMYXtBfJT8tevPvgUjrta1CoFrvIDlGg61BTy0dCmmibTNDhXGe3A01Irzw7UWSUw/0?wx_fmt=jpeg)
# 投资中的进化论:我们都是没有痛觉的恐龙
原创 沧海一土狗 [ 沧海一土狗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R9krbX73kFvHibgQqibRh7P9QMYXtBfJT8XGjK6Fz7pXbvQNicg2rqXbricLLBKoGGKbmYibegmfG62FgibiazfVnPGvQ/640?wx_fmt=jpeg)
文/沧海一土狗 ** ** **
**抽象的金融风险**
股票市场已经熊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很多委托人发现他们的投资经理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超额——
除了能从这些人那里获得十分专业的“心灵按摩”,他们很难发现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
这也无怪乎金融行业表现出一种十分奇怪的特质, 他们招了很多名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高材生,但他们却没有给予这些专业足够的尊重,就好像这些光环只是做敲门砖用的。
所以,我一度很怀疑,专业的投资经理是否会带来超额,委托人自己做好投资是否比挑好投资经理更难。
如果单纯地从风险认知的角度来看,我的经历告诉我,两者的区别可能不大。
我还清楚的记得,学校的金融学告诉我风险就是价格波动,就是方差,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数学概念,即便工作之后,我也没有对它形成有效的直觉认识。
然而,在我的实际生活中,我对其他风险的认识却是极其丰富的:风险的感觉就是路过一只被铁链栓牢的大狼狗时的那种压迫感,我很担心它冲过来给我来一口;风险的感觉就是单独行走在夜间乡村土路里的那种紧张感,很担心突然窜出个什么东西,奇怪的鸟叫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风险的感觉是跟玩伴们玩得很high,突然发觉误了回家吃饭的点儿。
在现实世界里,我能很敏锐地感受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是,对金融风险的感觉却十分迟钝,我只能通过抽象的语言理解那种东西。
> 人人都知道金融危机,并谈论金融风险,但实际上人们也只是在危机爆发的那一刻才感受到它的存在。
>
> ——土狗按
**没有痛觉的恐龙**
工作之后,我对金融风险的感知也没有得到任何提升。也只是依葫芦画瓢地从老前辈那里学到了很 多清规戒律:控制集中度、控制回撤、注意止损等等。即使
亲身经历这个市场的波动,我也从来没有得到现实世界当中 ** 那种熟悉的压迫感觉 ** ——只是知道,赚钱兴奋,被套了痛苦而麻木。
我也只能无奈地接受一个事实——大部分人是缺乏金融风险感知能力的。至于为什么大部分人缺乏这种能力?我有一个想当然的解释:金融投资是一种比较新的人类活动,我们还没“进化”好相应的基因呢。
可是,为什么我看见大狼狗会害怕呢?因为看见猛兽不会害怕的基因早就被淘汰掉了。看见猛兽,肾上腺激素分泌,然后逃跑,这一系列活动变成了本能。
金融投资这项活动太新了,对现代人类而言,事先感受到金融风险并屁滚尿流地撒丫子狂奔是不可能的,相对应的基因还没有被筛选出来呢。
> 这场淘汰赛才刚刚开始。
>
> ——土狗按
** 面对金融风险,能够本能地做出规避动作的只属于少数人。 **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在金融投资中,大家对这个东西很迟钝——对即将砍到身上的刀子很迟钝,对砍到身上的镰刀也很迟钝,活像一只被啃光了尾巴却无动于衷的恐龙。
**抽象风险实体化**
**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R9krbX73kFvHibgQqibRh7P9QMYXtBfJT8tv7HiaWyaHBssbib8K7UaGicKjLOC5ubicUYMSH6SY5SC51AkRX5YcXk2Q/640?wx_fmt=jpeg)
**
或许,频发的金融危机也在提示我们,目前的人类可能是不太适合投资的,我们只会一次又一次地把事情搞砸。
针对这种“进化”上的缺陷,我们只能束手无策,任凭金融市场宰割么?一种办法是惹不起就躲远远的,另一种办法可能有效,但也经常失败——
**这种办法就是结合理性和本能** —— 通过理性地思考,把现实中可以感受到的风险场景投射到抽象的金融投资领域。
我经常使用的一个投射场景就是传说中 的俄罗斯轮盘对决 —— 在左轮手枪的六个弹槽中放入一颗子弹,任意旋转
之后,关上转轮,两个游戏参与者轮流把手枪对着自己的头,扣动板机。这是一个令人肾上腺激素分泌暴增的游戏。游戏总是以一个人的死亡为代价结束。
为了让这个游戏跟资本市场投资足够相似,我们可以把这个游戏修改为:一个人参加游戏,激发一次奖励1000万人民币,直到这个人死亡或者主动退出为止。于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很直观地理解每一次激发的风险收益比:第一次激发1/6几率死亡,5/6概率1000万;第二次激发1/5几率死亡,4/5概率1000万,如此等等。如果这个人运气足够好的话,他可以做到扣5下扳机不死,拿走5000万,在第六次退出游戏。
如果我们觉得这个例子还不够接近现实的话,我们可以把弹槽数提高到200,子弹数设置为1,但是,把每激发一次的收益改低一些,50%几率十万,50几率为0 。
通过这个办法,我们仍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个风险的实质:
1、致死的风险一直存在,只是不知道何时到来;
2、随着激发次数的增加( ** _指数的上涨_ ** ),致死风险越来越大。
同时,我们也可以直观地理解一些冲击的真实含义,我们可以把一些 潜在的巨大风险点想象成新的子弹。
通过这样的模式思考,我们的思维模式会一下子切换到正常的状态—— 不会简单地去猜测下一次激发的收益是10万还是0,而会宏观地去想:
1、上帝倒底在枪里放了几颗子弹?
2、有没有新的子弹被放入枪里?
3、游戏是刚开始还是快结束了?
如果子弹太多或者游戏快结束了,弃权不玩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冗余是好的**
然而,在实际投资中,我们特别自信而贪婪——打算恰好在子弹出现前叫停,并且有许多极其愚蠢的假设——要么有人假设子弹打不死自己,要么有人假设自己能够躲子弹。
假设子弹打不死自己的人,显然不清楚某些黑天鹅有多么可怕。假设自己可以躲子弹的人,不断地在用自己的复杂模型预测,市场的顶在哪里和底在哪里。他们全然忘记了,自己既没有那么皮实的身体,也没有那么灵活的身手。
尽管他们晓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但是,实在舍不得剩下的那些机会,并以能从那些机会中挖掘到阿尔法为目标,以一次又一次躲过上帝的制裁而沾沾自喜。
对于这种作死的行为,我不得不引用一个带味道的事实,
> 一张厕纸只有10%的面积是用来擦屁股的,冗余的部分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好的事情。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己的理性愈发地沾沾自喜,对于“宇宙的精灵,天地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之类的自我夸耀也更加心安理得。这种优越感带来了一种错觉——我们的智商和理性会几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然而,投资领域的普遍困难却预示着纯理性主义的某种缺陷。事实上,我们过去的成功并非完全基于纯理性,而是基于理性和本能的结合。但是,我们对自己的理性太过自恋,以致于忘记了本能(
_或者基因_ )做出的贡献。
总而言之,当我们来到一个自身本能 ( _或者基因_
)未经“进化之锤”敲打的领域,我们就变成了一只“独脚恐龙”——我们会思考,但没有痛觉——被“掏肛”如家常便饭。
> 幸运的是,人会使用工具,可以用枪来自杀,也可用它来唤醒内心深处的恐惧。
>
> ——土狗按
End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9krbX73kFvZne9KoMia5BGYpsicGD7mrhIvUznOpphpU914ZiamsyGEU67T1xSpnnr0OMrNK9TTzsibibeBkZOu8fA/640?wx_fmt=pn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