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小志——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寒食节
原创 刘梦龙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90XoHTXPnSczlMU4d8uzSeFXPxxQb19xjHqFbttjTia8dJCyy6mqgHUriauVQsxNUQrgt70nX8iaEw/0?wx_fmt=gif)
一般来说清明前是寒食,寒食节曾经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节日。今天的人可能对这个节日略感陌生,却是唐宋时极为重要的节日。唐朝每遇寒食,里社的长者都要到各家各户走访,用鸡毛插入炉灰中,稍有焦灼此家就要受到惩罚。被后人传为神人的宋人邵康节则有“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的说法,其重视可见一斑。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10ZiaLPvhibOOhmVIJ7pvXzm9rD3uSiamwMmiazmprZc6YxJmENkLn40UMtU2AticiaPvglVf3VnUrDbFA/0?wx_fmt=jpeg)
今天寒食已经基本被清明所融合,就像已经消失的上巳节一样。但寒食还是民俗研究领域一个很让人感到有趣的话题。千年以来,学者们一直强调它和民间传说的起源无关,然而学者们提出的种种假说却缺乏可靠的证据,始终停留在假说上。当研究发展到最后,反而不少人回归了民间的传说。
对于寒食起源的传说,一般来说是比较单一的。普遍认为是为了纪念追随晋文公流亡,曾割了自己的大腿肉烤熟给主公疗饥,复国后谢绝封赏,携母归隐的高士介子推。晋文公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采纳了烧山的馊主意,导致功臣枉死。为了表示悔意,晋文公改介子推烧死的绵山改名为介山,下令国人在这一天不准生火,以慰藉介子推在天之灵。与王维齐名的唐人卢象有寒食诗“子推言避世
, 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诗作讲的就是介子推的传说。
关于寒食的文献不多,多年来经过历代学者的考据收罗已经基本穷尽。最早提及寒食习俗的见于《后汉书·周举传》,东汉时“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这则记载和现在我们熟悉的寒食其实还有很大不同的地方。虽然最早的历史记载就说了寒食与介子推的关系,但太原人的寒食是持续整整一个月的,而且是发生在寒冷的冬天,以至于经常有老人孩子因此而死。周举到任后改革了这种风俗,时间改为三天,但还是留下了寒食节为一月节的说法。而东汉末传说为名士蔡邑所作的《琴操》则说,晋文公烧死了介子推后,下令每年五月五日不得举火。在蔡邑这里,寒食的时间是五月五日,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端午日。
著名的历史人物曹操也留下了寒食有关的记载,这则记载值得特别注意。虽然周举禁止了冬天冷食的陋习,但到了曹操时代这则习俗竟发展到太原,上党、雁门等地,从冬至后百零五日,一年的三分之一都进行寒食。曹操为此下令严禁此等陋习,留下了《明罚令》。此后,无论晋人写的《邺中记》还是著名的《荆楚岁时记》都把寒食的时间定在“冬至后百五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比较熟悉的大约清明前二日的形态,而持续的时间除个别地方,则一般是一天,最多三天,不过清明。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10ZiaLPvhibOOhmVIJ7pvXzmEP6icjh7kT5tFvLqNHRt8TkyyNwxhyJbun2lOBd7PiaaguAvOttw33Vg/0?wx_fmt=jpeg)
虽然可能在东汉人看来寒食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然而引起学者们注意的就在于,根据历史记载介子推显然没有被烧死。
最早提到介子推事迹的文献在《左传》。但《左传》对介子推事迹的记载是说他和母亲一起归隐,“遂隐而死”。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并未有介子推被烧死的说法。战国时的《吕氏春秋》也记录了这件事,也仅仅是说,介子推耻于求赏,“遂背而行,终身不见”,是一位隐居而终的高士。最后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其记载和《左传》相一致,仅仅是多说明了介子推归隐的地方是绵上山中,介子推的结局和《左传》一样,隐居而死。也就是说在最初的历史记载里介子推并没有被烧死,那么以寒食来慰藉他的灵魂的说法显然就不可靠了。
至于介子推是被烧死的说法,出现的时间其实也不太晚。宋朝的大学问家洪迈考据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西汉经学家刘向的《新序》一书。其中《节士篇》完整的记载了介子推的故事,割股,焚山,抱树而死等情节和今天我们的传说相一致。而事实上应该还要更早,屈原《九章·惜往日》有“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的说法。这里的立枯是不是传说中的抱树而烧死历来有争议,而庄子《盗跖》就明说“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盗跖》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后期的作品,不是庄子本人所作,从行文来看倒像是介子推一怒之下自焚了。无论如何,介子推抱树的说法在秦汉之际已经存在了,仅仅比最早的记载《左传》来的稍晚些。
《左传》作为儒家经典,为古代知识分子所熟知,而寒食节在古人为重要节日。正因为关于介子推的文献并不罕见,而史实与节日传说明显带有矛盾。因此,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矛盾之处。唐人李涪就引述《论语》“燧人改火”认为寒食是古人在春季把旧火种熄灭而钻木取得新火种的仪式,认为“俗传禁火之因皆以介推为据,是不知古”。这种说法影响力很大,一直到当代仍然被认为是寒食节起源最可靠的一种说法。
当代民俗学者在此基础上又有所阐发,认为介子推的传说是更古老的改火仪式里,被作为牺牲品的人牺的直接反应。这里抱树而死的介子推其实是上古仪式里被牺牲的奴隶,寒食是对他们的哀悼。
比李涪晚些,宋人罗泌在《路史》里继承李涪的旧说又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罗泌认为寒食的节俗应该和周人观察天象有关。寒食是因为周代观察天象,春天大火星出现,是个火灾多发的时期,会颁发禁火的命令。这在周礼中有记载,所谓“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这种周人的习俗沿袭下来,形成了后人寒食禁火的习俗。
总的说,改火说或继承发展的周人禁火说,文献上和形式上都确实和寒食的样式很接近,一直以来也被认为是对寒食来历比较好的一种解释。但如果我们仔细讨论,这种说法确实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以至于后来的学者屡有争执。
我们回到关于寒食的早期文献,无论《后汉书》、《邺中记》都提到一个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地方,寒食在出现的时候,仅是山西地区流行的习俗,即使在曹操时代流行的范围也是太原,上党,雁门等地,并不是一个普遍的习俗。如果这种寒食的习俗来自三代古老的改火,那么它应该是一个比较普遍性的习俗。改火并不是一个太罕见的节日活动。春秋时的《管子》一书就说三月改火,而西汉这个时间是定在夏至日。到了东汉则在冬至日,这一点和周举传中的时间相近,但持续的时间仅有一日而已。也就是从当时的人来说,应该是了解这种习惯,并在全国普遍存在的,但寒食这种节俗在周举看来却是太原的地方特色,不同于全国其他地方。如果再结合其他文献,也就是说,事实上寒食这种习惯要到东汉末年才从太原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这种习俗又和介子推的传说相辅相成,深入人心,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影响力。
这种传播模式我们其实不太陌生,在山西历史上还有另一位特别著名的人物,关羽关云长。每年的五月十三,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纪念关羽单刀赴会。传说这一天是关羽过江见鲁肃的日子,天公必会降雨,所以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的说法。而在江西一些地方,这种关皇日更与端午的节俗融合,等于过了第二个端午。这种由英雄人物的事迹,随着事迹的流传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新的民俗的形式和介子推传说颇为近似。
对于寒食的起源,现在看来依旧有模糊不清的地方。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是太原地区最早祭祀作为冰雹之神的凶神形态出现的介子推,而随着介子推的形象趋于正面,寒食的节俗才由山西一地逐渐流行到全国。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10ZiaLPvhibOOhmVIJ7pvXzmjqQ6rruibv8hdjy0iba87Ba108WzvCj0JHkkDE8mguuU0QVAEe0yzZyg/0?wx_fmt=jpeg)
这种说法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模式和历史上的钟山蒋神,乃至后来威震华夏的关羽信仰都有相似之处。作为一个旁证,著名的娘子关有妒女祠,传说是介子推的妹妹认为介子推不是真正隐居反而是以隐求名,行为并不高尚,气愤下自焚而死。妒女祠在历史上是有明确记载的,事在《旧唐书》一代名相狄仁杰传中。由于这位女神满怀愤恨而死,任何人经过时都不能穿着华丽威风,不然必有风雷之灾。并州地方因为唐高宗将要巡视,不惜动用数万人日夜建设御道绕过此地。同为并州人的狄仁杰上书,“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高宗被他的豪气所感动,叹息道:“真大丈夫也”,并州老百姓也因此免去了劳役。这位妒女就保持了作为凶神的原始面貌。
另外我们回头再来看关于寒食的早期记载,应该说其早期的存在是趋于极端的,无论是东汉时的一个月,乃至于后来发展到极致的一百零五天。与其说处于崇敬倒不如说可能和当地的环境有特殊的关系,或许和山西等地方薪材较难获得也有关系。山西是我国农业发展比较早的地区,在汉朝平原森林就已经逐步消失让位于农业生产,而历代统治者修筑营造,,频繁的军事斗争,都形成了当地节约燃料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冬季本身就是燃料难以获得的月份,再和介子推的信仰相结合,可能催生出了如此极端的模式。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几次历史上的大禁,只留下后人可以接受的余风而已。
虽然寒食的起源至今仍然有争论,但寒食的一些节俗确实是来自改火的习俗。至少我们不妨说,寒食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汉代以后逐渐衰微的改火的旧俗。比如古人在寒食有插柳,戴柳的旧俗。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受到已经消失的上巳日的影响,是招魂辟邪的一种习俗。但这种习俗恐怕更多是来自古人用榆柳树枝传递新火。直到宋时还有帝王在此日,取榆柳之火赐给进臣的记载,则必然是受到当时已经消失的改火仪式的影响。
历史上的寒食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俗,那就是祭扫。祭祀之俗在汉魏时应该是上巳日的一个部分,所谓“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虽然唐人还很重视上巳节,但《旧唐书》就记载唐玄宗时下令“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可知唐朝人祭扫先人已经在寒食节。而节日伴随着文明的发展,时有创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晋人、唐人重视的上巳日在宋代被寒食清明所吸纳。而唐宋时寒食与清明由于时间接近,其假日相连,这直接导致了两节的融合。随着两节的融合,最终这个功能也被清明所继承,今天的我们一般也是在这一天缅怀先人。
也许从某种角度来说,寒食这个节日不是消失了,而是在继续存在着,就像我们的民族一样,吸收成长,前者成为后者的基石,生生不息。
最后,请读者们有空的话花几秒时间帮我们点下文章下面广告并迅速返回即可,为作者提供支持。感谢 。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90XoHTXPnSczlMU4d8uzSatOzluoEmw7uicvvcSf6HLloia9nnYrpnHv6lDdngM5lYr2LsUUn2UsQ/0?wx_fmt=gi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