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二里龙抬头
原创 刘梦龙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90XoHTXPnSczlMU4d8uzSeFXPxxQb19xjHqFbttjTia8dJCyy6mqgHUriauVQsxNUQrgt70nX8iaEw/0?wx_fmt=gif)
献给我的母亲,今天这个传统节庆是她的农历生日。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许她不曾去了解这个农历节日所有的特殊意义,仅仅是便于记忆而已。但我始终记得她的生日,并以此做一个小小的纪念,愿她生日快乐。
传统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龙抬头,这一天各地会进行丰富的节庆活动,欢腾喜庆锣鼓喧天,人们好好的犒劳一下自己,为正月来的热闹做一个总结,并迎来辛勤的一年。这样一个节日,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颇有趣的名字,它的来龙去脉,所承载的寄望又是什么,今天我也来谈谈这个古老而至今鲜活的节日。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oHGh1YslB5SQ78OrYCkBBuZm0ENGwMjCeib5lyeqdtOSIENzpj24iajcjPN0ibrECr6T0w2AyjYOrQ/0?wx_fmt=jpeg)
今天我们考察文献,一般认为二月二是中和节的伴生节日。唐贞元五年,唐德宗以著名的仙人宰相李泌建议,将传统的正月晦日取消而改为中和节,使二月多一个国家正式节日,普天同庆。贞元年间,安史之乱被平定,藩镇臣服于朝廷,国家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人民的生产生活逐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崇尚欢乐的氛围。中和节大致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中和节时间是在农历二月初一,而就在中和节创生不久,唐朝人就意犹未尽的开始过起二月二。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有一首《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唐朝人的二月二基本延续了中和节的节日内容,主要是踏青、采菜、郊游。比如还是白居易就说“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将此日作为聚会的佳期。
由于中和节取代了传统的晦日,晦日的一些习俗比如送穷也被继承。晦日送穷在宋朝衍生出迎富的民俗,旧传为唐韩鄂所作的《岁华纪丽》一书就说晚唐时二月初二有迎富的习俗,今人也有以此书为明人所假托的看法,但至迟到宋朝,这个习俗确实就存在了。因此宋人又称二月二为踏青节,迎富节,挑菜节等。现在我们所见关于“龙抬头”这个说法最早的文献,见于元朝熊梦祥《析津志》,“二月二日,俗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得扫地,恐惊了龙眼睛。”此后“龙抬头”就作为二月二正式的民俗称谓延续至今。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oHGh1YslB5SQ78OrYCkBBObE3lhUCCSRlM1G3oia8SiclWnH1GibZ6nqq4WEGFXLHV3KkibhJT7c21A/0?wx_fmt=png)
关于龙抬头之说,一般认为起于星象。我们先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统称为二十八宿,而二十八宿又分别分为四象,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其中角宿为龙角,亢宿为龙颈,农历二月初二之后,黄昏时整个东方苍龙诸星宿尚隐藏于地平线下,而角、亢二宿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如苍龙昂首,故称为龙抬头。这种星象在《说文解字》中称为苍龙春分而登天,实际上应该出现在春分过后。民俗上在元朝后以二月二日为正日,大约取叠日,古人对重叠的日子便于记忆,一般也在民俗上有所偏好,发展到今日二月二也比中和节来的更广为人知。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历节日,二月二的民俗活动也在发展中和民间的农业生产生活发生了密切联系。明清后继承元代民俗,更结合了传统的春社这样一个很古老的节日,逐步发展成我们今天熟悉的各项民俗活动。今天在关于二月二的主要民俗活动,常见的有食用节庆食物,驱虫,迎神,游行,一般都和龙有关系。
从元朝人就有的迎龙驱虫的仪式。传统上认为龙不仅统领水族,掌管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雨水,也是百虫之长,能慑服一切害虫。二月二正在农历惊蛰前后,正是农业生产趋于忙碌的开始。《千金月令》就说“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这和元朝人用石灰在井栏等画圈,引龙入户的做法非常相似。传统二月二,除了用石灰以外,人们也会悬挂各种天师符一类的驱虫符,并制作各种熏制,煎制食物,称为熏虫,也是取引龙驱虫的意思。因此这个节日的传统食品也和龙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我国的各个地方,二月二有许多节庆食物。这种节庆食物多集中于北方。比如称北京一代把这一日吃的煎饼称为龙鳞饼,细面为龙须面。一些地方还有祭祀结束后吃猪头的习俗,这被称为“食龙头”,饺子称为龙耳朵,吃粗面则称为挑龙尾等。在山东的一些地方,会特意在这一天把面条和混沌或饺子一起煮,称为“龙拿珠”,取义龙得如意宝珠。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oHGh1YslB5SQ78OrYCkBBqDRDCn4JbuayTw3ByiatYHicexc9hTXlicBqTkQ13C09EmBo11yoYCISQ/0?wx_fmt=jpeg)
中国古代祭祀土地称为社日,这个节日历史非常悠久,战国时就已存在春社,汉以后还增加了秋社。一般取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日。这个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宋元后归并到二月二,所以二月二也继承了社日的一些习俗。
著名的赵县范庄是提及二月二民俗活动经常作为一个典范的地方。每年这个日子,当地会举行盛大的龙牌会。范庄人认为自己是共工之子句龙的后代,以二月初二至初四为龙牌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搭建高大的神棚,全村茹素祭祀神明祖先,相关的神像多达130多幅,主神则为龙牌。这个节日也成为四乡八邻集会欢聚的日子,各地的来客络绎不绝,各种文化表演,花会,杂记,歌舞等热闹非凡。这样的大型民俗活动就带有昔日春社集会的影子。
除了汉族之外,一些少数民族也有二月二的节俗活动。比如闽东的畲族会在这一天请神巡境,演戏娱神,提灯游街。有趣的是,畲族这一天如汉族社日祭祀土地,以猪头供奉,如传统的少牢之礼,祭祀后各家分割猪肉分享福胙。而畲家人祭拜的神灵魏公侯则是一对曾经帮助过他们祖先发展农业的汉族兄弟,游街的神灵如华光大帝等也是当地汉族信仰的神灵。只有入夜后,畲族男女会进行传统的对歌则充满了民族气息。这样的歌会往往通宵达旦,成为青年男女交流感情的重要途径。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oHGh1YslB5SQ78OrYCkBBNcdSeC1auVTrW1xfjHsTyvgK3gU4WtibGxK0icvpbl4RviafSgicSYYEuw/0?wx_fmt=png)
传统上二月二还有一些今天我们不常见到的民俗活动。比如填仓,二月初二这天,许多地方会以稻秆焚烧的草木灰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仓囤。这些仓囤还要刻意画成多圈,取义粮食多的仓囤都放不下,一些地方还会画上梯子表示粮食堆得如此高。在有着填仓习俗的一些地方,还有占岁的习俗。人们会在这天画好的仓囤里挖出小坑,埋上各种常见农作物的种子,看哪种作物最早发芽,占卜今年的收成。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元朝人就有的驱虫习俗外,今天很多地方还保留着不扫灰,不动针线的习惯,恐怕迷了龙的眼睛。这种习俗实际上是把妇女从繁忙的家庭琐事中解放出来,迎来一个难得的休息日,走亲访友,参加聚会。求富的习惯,明清后已经逐渐移入农历初五迎财神,而陕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二月二,鼓吹往郊外迎富的习俗,则大有唐宋遗风。而山西的一些地方还会特意取乾隆通宝,放入打满的水桶中,担水回家,先引钱龙回家,再把供奉了财神爷的枣山吃掉,取义开山,财富从这天开始如山聚集,晋商善于经营又与众不同。另外这一天,往往传统农业上会进行试犁,饭牛的仪式,检查一下犁耙,给耕地的牛好好吃一顿。这一天也被认为是种菜的好日子,往往会播种蔬菜。
由于二月二正当正月的结束,人们也把它作为新一年工作开始的日子。明清民俗中有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到了这一天,人们就会正式的剃头出门为一年忙碌的农耕生活做准备。而狂欢了整个正月的孩子们往往也在这一天前往私塾读书,则是取义独占鳌头的意思,借着龙抬头的喜气有一个好兆头。
冬尽春来,随着正月早春的料峭春寒渐去,忙碌的一年又随着春分与惊蛰踏步而来。结束了快乐的正月,迎来新的挑战希望,在辛劳的劳动中抓紧最后的休息,蓄积力量开始新的奋斗,二月初二便是这样的节日。春华方能秋实,努力前进,希望与期待由此而生。
最后,请读者们有空的话花几秒时间帮我们点下文章下面广告并迅速返回即可,为作者提供支持。感谢 。
作者简介
** 刘梦龙 ** / **** 北朝众 ** ** ** **
**
**
北朝刘大师,宗教与社会观察者,多次元文化爱好者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290XoHTXPnSczlMU4d8uzSatOzluoEmw7uicvvcSf6HLloia9nnYrpnHv6lDdngM5lYr2LsUUn2UsQ/0?wx_fmt=gi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