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退为进到进退两难:日本天皇退位史
原创 潮思 [ 新潮沉思录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oicGmJclgBceYXCfmzjep82YQjUMb8tlfFXjdVR6HTYcRPYjd2WvMjw/640?wx_fmt=gif)
** 文 | ** ** 矢澤左京大夫 **
今年4月,在位30年的明仁天皇将举行退位仪式,之后在年内将皇位传与皇太子德仁,退位后的明仁则成为200年来第一个“上皇”。虽然上一次天皇退位已经过去200年,然而在日本历史上,天皇退位的事情并不少见,甚至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天皇选择了退位。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天皇之所以退位,是为了恢复其实权统治者的地位,但经过了800多年的抗争,天皇依然没能得到实权,而近代以来天皇退位的行为更是以“无法可依”而被实质上禁止。也正因此,明仁的退位才会成为“200年来的特例”。
** 让位:身不由己的选择 **
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天皇退位行为发生于公元645年。这一年夏天,日本发生了著名的“乙巳之变”——皇极天皇之子中大兄皇子与贵族中臣镰足在朝前刺杀了权臣苏我入鹿,之后以此二人为代表的革新派登上政治舞台。“乙巳之变”发生后,皇极天皇将皇位让予其弟孝德天皇。孝德天皇继位后定年号为大化,并在中大兄的支持下开始了大化改新。孝德天皇死后,皇极天皇重祚,称齐明天皇。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FUoR7ib3IhXqbxdUXTEZtVN4iaFZOMKbtVl6Xuk2byh8ibO4nX1Dj3C8W5amCsvCe5HV1hqPGoK6JQ/640?wx_fmt=png)
《多武峰缘起绘卷》中记录的“乙巳之变”
大化改新之后,皇权相对稳定了一段时期,但200多年后,政权逐渐被新兴的藤原氏所把持。
794年,桓武天皇将都城迁至平安京,日本历史由奈良时代进入平安时代。在平安时代的早期,天皇仍是政治活动的中心,而在由贵族组成的朝廷中,经济实力最为雄厚、与皇室关系密切的藤原氏逐渐开始抬头。
藤原氏之名源于大化改新的功臣中臣镰足,他的儿子不比等继承了藤原氏名并积极与皇室联姻。到他的五世孙藤原冬嗣时,藤原氏几乎代代都与天皇联姻。而到藤原冬嗣这里,由于他曾侍奉过东宫贺美能亲王,因此在贺美能继位成为嵯峨天皇后,藤原冬嗣更是成为天皇的侧近和心腹。借着这层关系,藤原冬嗣开始扩大藤原氏的婚姻策略,通过血缘将皇室与藤原氏牢牢地绑在一起。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FUoR7ib3IhXqbxdUXTEZtVQTR8INcpuRklhbRciauccnEEYG9pIzQHW6xodJwOiao5aXib9icQ4VbHmA/640?wx_fmt=png)
图2:《前贤故实》中描绘的藤原氏人物(左上起,顺时针方向):藤原冬嗣、藤原良房、藤原基经、藤原道长
藤原氏之所以采取“婚姻”战略,主要是因为日本皇室遵循“子以母贵”的原则。这就是说皇子的地位取决于其母在后宫的地位,而女子在后宫的地位则取决于其父兄在朝中的地位,因此皇子的地位实际上取决于其外戚在朝中的地位。而反过来说,取得皇位的皇子反过来也能帮助外戚巩固地位,从而构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因此,在政治形势不发生剧变的理想环境下,如果藤原氏能保持提供女儿入宫,而且入宫的女子能为天皇产下皇子,那藤原氏的天下将稳如泰山。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FUoR7ib3IhXqbxdUXTEZtVWwjSVhwGRPeV5yTdyhlxUuvLYZLZ4micGibfjyKOII6iadDI8lIneVBUQ/640?wx_fmt=png)
藤原冬嗣·良房两代与皇室的联姻
藤原冬嗣的女儿顺子入宫成为正良亲王之妃,正良之后继承皇位成为仁明天皇,两人产下一子文德天皇。之后藤原冬嗣的次子藤原良房又将其女明子嫁给文德天皇,两人产下了清和天皇。这样,藤原冬嗣与藤原良房分别成为了天皇的岳父与外公。而在不久之后,一场突发事件将藤原氏猛地一把推向权力的顶峰。
866年,平安京朝堂院的正门应天门被纵火焚毁,史称应天门之变。这是大纳言伴善男为让左大臣源信下台而放的火,贵族间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对17岁的清和天皇来说,他在朝中能够信任的只有外祖父藤原良房;而对62岁的藤原良房来说,他得到了绊倒其他贵族,从而使藤原氏一家独大的机会。藤原良房依照清和天皇之命彻查事件,将主犯伴善男处以流放,伴氏的重臣纷纷连坐。藤原氏失去了政治上的竞争对手,一跃成为权力中心。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FUoR7ib3IhXqbxdUXTEZtV3sMFxQhu1b3VJaTTvUxYliay365Kye21wAJhKR7KvAvxLZubvOGAF8g/640?wx_fmt=png)
《伴大纳言绘词》中描绘的应天门之乱
在应天门之变中,清和天皇下诏命藤原良房“重敕摄行天下之政者”,也就是作为摄政,在天皇年幼时代理政务;而良房的侄子藤原基经则在887年由宇多天皇下诏“万机巨细,皆关白太政大臣,而后奏下”,这便是辅佐成人后的天皇处理政事的关白之始。至此,由摄政与关白控制朝政的摄关政治由此诞生。100多年后藤原氏权势巅峰时期的重臣藤原道长更是“一家立三后”,将自己的女儿分别嫁给三代天皇,以至于他在和歌里都说“此世即我世,如月满无缺”。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FUoR7ib3IhXqbxdUXTEZtVr9HYwPeQzotAWTKFz4Iz4PXcLY1iakENNlVa4pdoAZuEQf5NdmzQaDw/640?wx_fmt=png)
藤原道长与皇室的联姻
藤原家掌权后更是可以随意废立天皇。884年,藤原基经以天皇暴虐为由逼迫阳成天皇退位,立光孝天皇;而光孝天皇顾忌基经的权势,连继承人都不敢自己制定。平安时代后期以前的22位主动让位的天皇中,除了如上被藤原氏逼迫而借故退位之外,多半也是由于年老或病弱,很难说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意愿。而这种“身不由己”的情况,在第23位让位者后三条天皇这里发生了变化。
** 院政:以退为进的策略 **
1068年继位的后三条天皇与他的前任们比起来算是一个异类——他是多年以来第一个母系非出自藤原氏的天皇(他的生母是藤原道长的外孙女,且母子与藤原氏嫡流长年关系不和)。
其父后朱雀天皇临终时要求关白藤原赖通辅佐即将成为东宫的尊仁亲王(后朱雀将皇位传给年少的嫡子后冷泉,而尊仁继位后即后三条天皇)。但后朱雀天皇死后,藤原赖通坚称“纵虽正统,自非藤原氏出,则不可得”,拒绝将东宫宝剑奉予尊仁。藤原赖通本想让后冷泉天皇的子嗣继承皇位,然而后冷泉天皇到去世也没有留下子嗣,因此只能由尊仁继位。
后三条继位后马上疏远了赖通,使其只能称病引退。后三条从藤原氏的经济基础下手,联合地方反对藤原氏的势力,以庄园作为整顿对象,1069年颁布《延久庄园整理令》,虽然藤原氏对整理庄园百般阻挠,但后三条仍然成功地废除了一批庄园,这也使其逐渐得到地方贵族的支持,为之后藤原氏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然而准备大展宏图的后三条天皇在位只有4年,1072年他因病让位给长子白河天皇。后三条在让位后为了继续扩大皇权,一方面开设院厅,笼络一批中下级贵族继续监视朝廷;另一方面也要求白河天皇将来让位给其弟,即同样与藤原家关系疏远的实仁亲王。退位之后,后三条的病情恶化,次年旋即死去。
但白河天皇并不愿让自己的弟弟继承皇位,因此迟迟不肯退位。直到1085年实仁染上天花去世之后,白河天皇才让位给幼子堀河天皇。堀河天皇即位后,白河则作为太上天皇(上皇)对天皇实行训政。白河上皇让位后居住于院中,通过颁布高于天皇诏令的“院宣”进行统治,因此这种上皇退位进行训政的政治形态被称作“院政”,掌握实权的上皇被称作“治天之君”。由上皇掌握实权的院政施行了有一百年之久,而形式上的院政则一直持续到距今约200年前的江户时代中期。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FUoR7ib3IhXqbxdUXTEZtVzerljG3ZdrmsYSOqX0FYMVHQDelCYibtxdHmpEmUlbxhQJPDQP9FblQ/640?wx_fmt=png)
院政的4名关键人物(左上起,顺时针方向):白河院、鸟羽院、崇德院、后白河院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FUoR7ib3IhXqbxdUXTEZtVkO5SRzXz2LRozxFiakQgXIMMJ9bIZxAmS4nejHjmyicib8YcMqWiaZoDvA/640?wx_fmt=png)
平安时代的院政系统
白河上皇继承其父的政策,将整理废除的庄园没收为“院领”,还笼络新兴的武士阶层,把源氏和平氏组成的武士团编为院直属的私军“北面武士”与“西面武士”。1087年,白河法皇出家成为“法皇”,寺社势力与朝廷的矛盾更加复杂,因此武士集团更为朝廷所重视,白河法皇出于利用的目的任命一些武士作为“检非违使”,武士集团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 动乱:武士集团的崛起 **
白河法皇去世前,其孙鸟羽天皇被迫退位成为上皇,皇位由鸟羽的长子显仁继承,即崇德天皇。崇德天皇的生母藤原璋子在宫中代表了白河法皇的势力,因此白河天皇死后,璋子马上失宠,被鸟羽法皇喜爱的藤原得子所取代。终于在1142年,鸟羽法皇逼迫崇德天皇退位,让位给鸟羽和得子的独子近卫天皇。
崇德虽然成为上皇,却因鸟羽法皇的压迫而无法开设院政。1155年,17岁的近卫天皇早逝。由于近卫没有留下子嗣,摄政藤原忠通向鸟羽法皇奏请由崇德之弟雅仁亲王之子守仁继承皇位,而崇德上皇则希望立他自己的儿子重仁亲王。一番周旋之下,鸟羽法皇最终要求改立雅仁亲王为帝,即后白河天皇。
后白河天皇继位不到一年,鸟羽法皇病死。鸟羽法皇死后,崇德上皇与后白河天皇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后白河一方拉拢了关白藤原忠通、原鸟羽院的近臣信西和武士头领平清盛与源义朝;崇德上皇一派则找来了忠通的弟弟藤原赖长、源义朝之父源为义与平清盛之叔平忠正。1156年7月,保元之乱爆发,后白河派战胜崇德派取得胜利,崇德上皇被流放,其支持者被斩首,后白河天皇亲政。这次政变双方都拉拢武士参与对抗,因此保元之乱也被视作武士时代的开端。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FUoR7ib3IhXqbxdUXTEZtVefSo6qBsicPTUZiaHFTP8SP2CibKwiavX6Y4vzbxXnxk6PEpn4wKKZ8Cng/640?wx_fmt=png)
《保元·平治之乱合战图屏风》所描绘的保元之乱场景
保元之乱后,后白河很快便让位给其子二条天皇,自己则开设院厅,实行院政,朝廷也分为后白河院政派与二条亲政派。后白河上皇重用信西与平清盛,这引起院厅近臣藤原信赖与源义朝的嫉恨,两人密谋在平清盛前往熊野参拜时联合二条亲政派先除掉信西。
于是1159年12月,又爆发了平治之乱:藤原信赖与源义朝袭击院御所三条殿,软禁了后白河上皇与二条天皇,信西逃跑后自杀。收到政变消息的平清盛回到京城,一面假意顺从政变,一面设计让天皇和上皇逃出三条殿。12月25日夜,二条天皇与后白河上皇抵达平清盛宅邸六波罗。次日,源义朝与藤原信赖发兵攻打平清盛却反被击败,藤原信赖被抓获处以死刑,源义朝逃跑途中被家臣杀害,源义朝子嗣中只有三子源赖朝保住性命,被流放到了伊豆。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FUoR7ib3IhXqbxdUXTEZtV9wl4MBwaNZLHAkqY4TpB1vnroYqvqXOnia08ptblLMSETsz7cptPK2A/640?wx_fmt=png)
《平治物语绘卷》中描绘的平治之乱
平治之乱后,平清盛起初支持二条天皇,但不久后平清盛的妻妹平滋子为后白河上皇产下宪仁亲王,于是平清盛又转向上皇一边,希望宪仁能够继承皇位。二条天皇盛怒之下废除院政,后白河上皇出家成为法皇,由二条天皇实施亲政,还将平滋子之兄平时忠流放。但亲政仅4年多,二条天皇就患上重病,死前让位给其子六条天皇。
六条天皇继位时年仅7个月,是日本史上最为年幼的天皇,由二条天皇的关白藤原基实(近卫基实)担任摄政,但由于天皇过于年幼,后白河法皇开始恢复权力。六条天皇继位不到4个月,后白河法皇便册立其子宪仁为亲王,次年8月藤原基实暴病身亡,其子近卫基通年幼无法担任摄政。由此在后白河派的支持下,基实之弟藤原基房(松殿基房)就任摄政。在这之后,院政派势力逐渐超过亲政派。1168年,3岁的六条天皇让位于叔父宪仁,成为日本史上最年幼的上皇。宪仁继位后称高仓天皇,之后平清盛将其女儿平德子送入宫中,产下言仁亲王,便是之后的安德天皇。
平清盛率领的平氏在政治斗争中逐渐控制了政权,1167年,平清盛升任太政大臣,在摄关式微的当时,这已经是朝廷中的最高官职。依靠与宋朝贸易而积攒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平清盛在六波罗住所发号施令,平氏政权诞生,平氏也跻身于贵族行列,被称作“平家”。《平家物语》中记录的“非平氏者非人也”,也是这一时期平家权势滔天的写照。
** 合战:源平武士的死斗 **
随着平家地位的不断上升,后白河法皇与平家之间的对立愈发激烈。1177年,后白河法皇与院近臣密谋打倒平家,但事泄被平清盛镇压,史称“鹿谷阴谋事件”。1179年,法皇又借平清盛之女平盛子与长子平重盛相继去世之机没收平家领国,平清盛震怒之下发动治承三年政变,率军入京废除后白河院政,建立起由平氏一门进行独裁统治的平氏政权。次年,平清盛逼迫高仓天皇让位给其长子言仁,即2岁的安德天皇。然而此时,平家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1080年4月,后白河法皇之子以仁王以法皇名义联合东国的源氏势力首先发难,平氏镇压了以仁王的叛乱,但以仁王发布的讨平令却传遍了日本。平治之乱中被流放到伊豆的源赖朝与岳父北条时政在关东举兵,源赖朝的堂弟源义仲在信浓举兵,各地武士群起呼应。
1181年,内外交困的平清盛病死,在这之后全国反对平家的势力风起云涌,1183年,源义仲率先杀入京都,平家裹挟年幼的安德天皇弃都西逃。后白河法皇一边顺势挑拨源赖朝与源义仲相斗,一边册立高仓天皇幼子继位,是为后鸟羽天皇,而自己则重新作为上皇开设院政。平家最终在1185年的坛之浦海战中灭亡,后白河法皇又挑唆源赖朝与其弟源义经相斗,最终源赖朝放逐并诛杀源义经。1192年,后白河法皇病死,源赖朝就任征夷大将军,以幕府所在地镰仓为中心的武家政权建立起来,院政没能真正恢复皇室的统治地位,却将武士推向权力的焦点,日本进入了幕府时代。
** 进退两难:退位的反复与终结 **
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之后,没有摧毁朝廷的统治,而仍然保留了朝廷与贵族的庄园,这使得镰仓初期的政权实质上是一种“公武两重”的双头政权。后鸟羽天皇于源赖朝死前一年(1198年)让位成为上皇。源赖朝死后,幕府内部权力斗争激化,幕府权力逐渐被外戚北条氏攫取。而皇室则借此机会逐渐恢复势力。1219年,镰仓幕府三代将军源实朝被暗杀,源实朝生前与朝廷关系和睦,因此后鸟羽上皇提出希望由皇室成员担任幕府将军却被幕府拒绝,公武关系开始恶化。同年夏天,内里守护源赖茂率西面武士反乱,火烧了内里的多处建筑。后鸟羽下令向全国征收重建费用,但幕府辖下的东国地头拒绝向朝廷朝贡,朝廷与幕府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FUoR7ib3IhXqbxdUXTEZtVFVrTGhQ50qWhURvk1bByCry8SUib3yL8pegkq05fGSg6P41UKcia2thQ/640?wx_fmt=png)
后鸟羽上皇
1221年,后鸟羽上皇下达了讨伐幕府执权北条义时的院宣,开始倒幕战争,史称承久之乱。然而朝廷没能动员到足够的兵力,倒幕战争很快便被幕府平定。这之后,后鸟羽、顺德和土御门三名上皇被流放,年幼的仲恭天皇被废,立后堀河天皇。承久之乱之后,朝廷完全置于幕府管辖之下,幕府得到了皇位继承的管理权,院政的经济基础院领也被幕府没收,公武两重政权宣告终结。但此时的幕府不愿让院政成为对抗幕府的壁垒,又无法彻底废除院政,因此对皇室采取怀柔政策,将藤原氏与皇室成员立为幕府将军(实权由担任职权的北条氏把控),同时由幕府监督上皇实行院政。
几十年后,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后嵯峨天皇废长立幼,强迫长子后深草让位给幼子龟山,而后嵯峨的遗言则指定以后将由龟山的子孙继承皇位。在幕府的斡旋之下,后深草一系与龟山一系轮流继承治天之君与天皇,史称“两统迭立”。在这样的背景下,上皇的地位再次变得重要起来,而天皇的血脉也就分为后深草一系的“持明院统”与龟山一系的“大觉寺统”。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FUoR7ib3IhXqbxdUXTEZtV4hI9LxW1QhTeUviaF5CodbhctibH2GZrDmykbjWwMdO0lHcpVt6B9SiaA/640?wx_fmt=png)
镰仓时代后期的“两统迭立”情况
到1321年,大觉寺统的后宇多天皇让位给其子后醍醐,并要求后醍醐以后让位给其弟,幕府注意到这一点,很快废除了后宇多院政,由后醍醐亲政。此时的镰仓幕府虽然已经两度成功抵挡了元朝的攻势,却也因此陷入了财政危机之中,无法恩赏抗元武士,因此武士对镰仓幕府愈发不满,亲政的后醍醐也得到了反抗幕府的机会。
1324年和1331年,后醍醐两度计划倒幕,都被近臣吉田定房告发。而第二次倒幕事泄之后更是带着三神器逃出京都,到比叡山里举兵讨幕,史称“元弘之乱”。幕府将后醍醐废除并流放,改立持明院统的光严天皇,但元弘之乱将国内的倒幕势力集合起来,最终后醍醐逃出流放地隐歧岛,再次举兵讨幕,而幕府派去平叛的足利高氏也临阵倒戈,反过来攻陷了京都。之后倒幕派将领新田义贞在东国举兵,攻陷镰仓,镰仓幕府灭亡了。
夺回政权的后醍醐不承认幕府所立的光严天皇的地位,将其立为没有权力的上皇,同时废除了摄关与幕府,建立了天皇独裁政权,史称建武新政。但建武新政由于改革过于激进,侵害了贵族、寺社和武士的利益,最终失败。而另一边,足利高氏虽然被天皇赐名为尊氏,但同样对新政不满,因此借机回到东国吞并镰仓,后来两度攻打京都,在京都再开幕府(此幕府即室町幕府,因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在京都室町建造花之御所处理政务而得名)并幽禁了后醍醐。
后醍醐带着三神器南逃吉野另立朝廷并由大觉寺统继承皇位,即“南朝”;室町幕府则在京都另立持明院统的光明天皇,即“北朝”,开始了“一天二帝”的南北朝时代。南北朝时代没能延续太久,随着室町幕府的实力不断增强,南北朝局面难以维持,南朝遂与北朝议和,恢复两统迭立,但北朝的后小松天皇打破约定,让位给自己的儿子,两统迭立最终以北朝延续而告终。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T2WTyz6Xy0FUoR7ib3IhXqbxdUXTEZtVH7FCc1ic5DdGaLRH3syyGiaKUFfXnFHtYvMAyLwleIoQbC5YJAE563Fw/640?wx_fmt=png)
后醍醐在京都以南的吉野再开朝廷,两朝廷并立,因此称作“南北朝时代”
1467年,室町幕府因为将军废长立幼而引发应仁之乱,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时代以后天皇恢复权力的希望更加渺茫,天皇退位又恢复到之前“身不由己”的状态。到江户时代,江户幕府更是明文规定“天子诸艺能之事,第一御学问也”,天皇没有任何政治上的实权,到1817年光格天皇让位以后,“生前退位”也在制度上完全消失了。
之后的明治维新虽然打着“王政复古”的旗帜,但也没有恢复天皇退位这一“传统”——1886年伊藤博文与明治天皇商拟的《机务六条》就规定天皇不能以健康问题为理由拒绝大臣谒见,而1889年与1946年的两版《皇室典范》都对“退位”一字未提,只规定皇太子登基之日,只能是天皇“驾崩”之日。在天皇已成为国民统合象征的今天,也难以像大正末期那样由皇太子裕仁(即昭和天皇)担任“摄政”。也正是出于这些原因,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请求才会成为“特例”。
明仁天皇退位后的称号虽然仍为“上皇”,但其日语读音与前述日本古代太上天皇的简称“上皇”不同,所以两者虽然写法一致,实际却是彻头彻尾的两个概念。由此也可以看出,曾作为皇室恢复权力的希望和武器的“院政”,已经彻底成为历史,未来恐怕也不会再出现了。
参考:
吴廷璆:《日本史》
姜金言:《日本上皇制度研究——以摄关院政时期为中心》等
**近期文章导读:**
谈谈关于小破球的几种批判姿势
[ 刘慈欣的宏大叙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NTU3MDI5Mw==&mid=2247488276&idx=1&sn=611c182c849fe5a5320d810ebed86c91&chksm=e8e4460edf93cf189d1174049ae4e00e6a671bcd56c2426e41ad31d5cf5d0db8ec0adcb5ceff&scene=21#wechat_redirect)
[ 情人节,情人劫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NTU3MDI5Mw==&mid=2247488270&idx=1&sn=e889d6af141355e6ab28ad5c52303cdc&chksm=e8e44614df93cf02807e9c1382d391f5455f07d28c9a638590d976bc52331103db450097710c&scene=21#wechat_redirect)
作者简介
** 矢澤左京大夫 ** / **** 知乎ID:矢澤探偵事務所
发现历史的旋律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8T2WTyz6Xy2hyA00U2ibjibYDKtBc7Tpc1mxNkn5PWGHl7ETPtbUexLDawYjRVzWN8tUdwyDw5cNvhbQm70vatVA/640?wx_fmt=jpe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