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什么金融机构的套利空间一直在萎缩?
原创 沧海一土狗 [ 沧海一土狗 ](javascript:void\(0\);)
__ _ _ _ _

** 文/沧海一土狗 ** _ ps:3000字 _ ****
**代理人的问题**
一直以来,金融从业者都容易有一种错觉: **_ 机构行为决定了资产价格走势 _ **
。换言之,他们认为,机构投资者对经济的看法决定了市场走势。因此,了解其他同业的想法变得极其重要,于是,金融机构之间就有了形形色色的策略会,卖方承担了一个组织者的功能。
然而,这一套研究方法有一个前提条件, **_ 那就是金融机构真的有定价权 _ ** 。如果金融机构失去了定价权,那么,一定会出现这样一种诡异的情况:
**_ 机构投资者一致预期市场往东走,结果市场往西走,然后,机构投资者大呼看不懂 _ ** 。
说实话,我们很少反思定价权的问题,只是想当然地觉得自己有。理由则是, **_ 价格是我们交易出来的 _ ** 。 其实,这个理由很搞笑, **_
电脑屏幕显示了一些文字,但是,决定电脑屏幕显示什么文字的并不是电脑屏幕 _ ** 。
于是,就有了那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_ 我们到底是不是“电脑屏幕”? _ **
在资管新规之前,我们的确不是“电脑屏幕”,我们拥有很大的定价权;但是,在这之后,我们的定价权一直在流失。

如上图所示,站在游戏规则制定者的角度来看, **_ 他们希望央行直接跟居民互动 _ ** ,并不希望有个中间人在里面搞东搞西。
但是,在现实中,央行不直接跟居民对接,需要一个庞大的网络跟居民互动,所以,他们不得不找一个庞大的 **_ 代理人团队——金融机构 _ **
——去执行任务。于是,我们就引入了委托代理问题。
央行当然希望代理人听话,不要瞎搞,譬如,不要资金空转,不要脱实向虚,不要无底线地套利。但是,代理人们也是人,他们自有他们的利益。
所以,央行需要不断地升级游戏规则, **_ 优化对代理人的考核机制 _ ** 。目的不是让代理人过得更好,而是,让代理人听话。
因此,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 **_ 制度改革的总方向是削弱金融机构的定价权的 _ ** ,直到把金融机构们变成一块“屏幕”。
但是,定价权这个东西不会消失,只会转移,难道是央行收回了定价权么?并不是, **_ 央行把定价权转移给了居民 _ ** 。这才是新旧制度最大的不同。
**不同的紧约束和不同的体系**
想必很多人都有包饺子的经历,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_ 要么是馅儿多了,要么是饺子皮多了 _ **
。如果一切都刚刚好,大家会洋洋得意,说自己做饭的水平很高。
一般来说,紧缺的那种材料被称为 **_ 紧约束 _ ** ,过剩的那种材料被称为 **_ 松弛约束 _ **
。我们能包多少饺子,边际上取决于紧约束的情况。
基于紧约束的不同,我们可以构造两种体系, **_ 1、有的人每次包饺子都剩饺子皮;2、有的人每次包饺子都剩饺子馅儿 _ **
。如果不考虑其他情况,这两种体系完全是对称的,采用哪个体系完全看个人偏好。
对称的,在货币政策体系搭建方面,也存在这样的体系划分:

如上图所示,我们既可以选择体系A,让负债质量成为紧约束;也可以选择体系B, **_ 让基础货币成为紧约束 _ ** 。
在资管新规之前,我们选择了体系B,众多投资者的直觉也是围绕体系B构建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后来放弃了这个体系呢?这就要回归到委托代理关系的问题。

如上图所示,基于准备金数量的体系有两个缺陷:
**_ 1、横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两端,商业银行有更大的自主空间;
_ **
**_ 2、只有一个约束维度——数量; _ **
然而,基于负债质量的体系,填上这两个窟窿:
**_ 1、关注点集中到商业银行的负债端; _ **
**_ 2、在数量维度之外多了一个维度——期限; _ **
**定价权的转移**
从体系B到体系A的切换,导致金融机构的定价权被削弱了。那么,这部分定价权又去哪里了呢? **_ 去居民那里了 _ **
。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定价权是如何转移的。 在新的体系之下, **_ 负债期限变得极其重要 _ ** ,因此,定期存款的数量成了系统的 **_
紧缺资源 _ ** 。价格也会反馈紧缺资源的变化: 当 定期存款充沛时, 利率下行; 反之 ,利率上行。
> _**利率反馈的是紧约束资源的多寡,不同体系的紧约束资源不尽相同。** _

如上图所示,定期存款背后有两个因子, **_ 一个是总量因子 _ ** ,M2的增速; **_ 另一个是结构因子 _ **
,货币流通速度,即活期占M2的比率。

如上图所示, **_ 居民的权柄很大,直接控制货币流通速度 _ **
。当居民风险偏好上升时,更多的存款转化成活期存款,利率上升;反之,更多的存款转化成定期存款,利率下降。
此外,在M2增速这个维度,居民也有一定的定价权:如果居民风险偏好较差,居民不会贷款,甚至会提前还贷,M2增速会降低。当然,在M2增速这个维度, **_
央行居于支配地位 _ ** ,毕竟央行对信贷方面的事情有强大的掌控力。 总的来说, **_
央行越强调负债质量,金融机构的定价权就越少,居民的定价权就越多 _ ** 。这种定价权的转移,完全是靠制度设计实现的。
**居民如何行使定价权**
有了上面的铺垫,我们就可以画出下图了:

当央行充当甩手掌柜时,利率的波动完全取决于居民的行为: **_ 1、如果居民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利率上行; _ ** **_
2、如果居民提高M2增速,利率下行; _ **

也就是说,当增量支付需求增加时,利率如何变动完全取决于居民如何解决自己的流动性需求: **_ 1、提高货币流通速度(替代方案二),利率上行; _ **
**_ 2、申请新的贷款(替代方案一),利率下行; _ ** 在新的体系下,央行也是获益的,因为利率直接反馈居民的行为, **_ 利率信号的噪音更 _
** **_ 少了: _ ** **_ 1、当货币流通速度提升,十年国债利率和一年存单利率利差提高;
_ ** **_ 2、当居民申请新的贷款,一年存单利率下行; _ **
**结束语**
近期,居民的风险偏好持续攀升,一年存单利率也大幅下行。根据这个框架,我们知道,居民在用M2增速提高解决问题。

很多投资者不理解背后的因果关系,本质上是因为他们的两个盲区: **_ 1、他们认为自己还有很大的定价权; _ ** **_
2、他们认为基础货币才是紧约束; _ ** 事实上,央行已经把我们改造成一块“显示屏”了,基础货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松弛约束。
此外,四月底,央行敲打了一波市场,债券利率大幅波动。

表面上看,央行是在敲打债券投资者;但是,考虑了定价权的分布之后,我们就不会这么想了—— **_ 里面根本没有债券投资者的位置 _ **
——央行是在敲打居民的投机行为。央行希望居民们干点正事—— **_ 贷款派生M2 _ ** ,不要盯着长债瞎炒作。
事实上,敲打的效果也挺不错的,当居民感受到货币流通速度上升的冲击之后,他们对替代方案—— **_ 贷款 _ ** ——的使用也有所增加。
> _**央行通过收紧来刺激M2投放也是一件十分奇葩的事情。这在旧体系中,几乎不可能;但在新体系中,就是应有之义。** _

如上图所示,今天一年存单利率大幅下行, **_ 居 _ ** **_ 民开始按照央行意愿的方向行动了 _ ** 。不得不说,居民比金融机构更听话一些。

基于这个逻辑, **_ 我们将继续保持一年存单利率的目标点位——1.75%。 _ ** 毕竟我们的M2增速太低了, **_
当务之急,是敦促居民把M2增速弄起来,所以,不能让居民沉迷于炒TL _ ** 。

最后,还是跟大家强调一点,金融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 **_ 结论强烈依赖于游戏规 _ ** **_ 则的设定,然而,我们的游戏规则一直在变 _ ** 。
所以,对于任意话题,每个人都能进来说几句,但大概率都是错的,而且错得离谱。因为他们根本没搞清楚游戏规则: **_
之前的游戏规则是什么,现在又是什么,为什么要变游戏规则 _ ** 。
那种不“声明底层规则”的分析非但毫无意义,反而遗祸无穷,这会给投资者一种天真的错觉: **_ 金融领域存在什么永恒的规则 _ ** 。
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之前的二级投资者了,我们的定价权在被系统性的剥离,这会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市场机会,还是工作岗位的多寡,抑或是薪酬,总之, **_
所有的空间都少了 _ ** 。这就是定价权转移的自然结果,时代真的变了。
_ ps:数据来自wind,图片来自网络 _ _ [ 央行如何影响十年国债利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NjE1NjI1MA==&mid=2247490482&idx=1&sn=847993165e6b10de1f9485bc9d8c76d8&chksm=f9aae587cedd6c91e77c84a1185faae4c1fdba32de733d5047b858cc7b3dfb5e11f4dc815ec1&scene=21#wechat_redirect)
_ _ [ 超越传统的货币政策体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NjE1NjI1MA==&mid=2247490495&idx=1&sn=7dc80a0dfc3203621f26e71b626fac1e&chksm=f9aae58acedd6c9c6c6ea99c0a0dfe8317b8dda13382b8ee55fca82c04d2c110c7accde150f6&scene=21#wechat_redirect)
_
End

苹果用户请扫二维码,安卓用户可点击链接:
[ 沧海一土狗的知识星球 ]()
本号唯一的知识星球号 定位:升级认知框架的思维实验室 星球的主体是一系列具备一致性的模型 星主每天会通过增量讯息和市场反馈检验模型
这个检验过程就是每日的股市和债市复盘 因此,这一系列模型也是动态升级的 此外,星球里还有对重要的现象或事件的点评 以及一些跟公众号内容不同的随笔
欢迎加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
****
× 分析
收藏